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末伏養背好時機 四個方法補足陽氣

三伏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 而要排出體內的寒邪, 最重要的就是補陽氣, 而要補陽氣, 就一定要多養背!如今已經進入末伏, 不如搶在末伏來養背。

之所以要養背, 那是因為按照中醫的說法, 我們的身體上, 背為陽, 腹為陰。 只要保養好背部, 就能讓人體的背部發光發熱, 滋生出源源不斷的能量。 因為人體背部分佈的基本上都是陽經, 脊柱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 督脈為“陽經之海”, 統攝一身之陽, 全身陽氣的運行無不與之相關。

脊柱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 各臟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經上, 這些經穴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的通路,

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起到振奮陽氣、調和氣血, 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由此可見, 人體背部是很重要的部位, 對內臟功能的調節起著重要作用, 可以調和陰陽, 延年益壽。

那如何養呢?在此為大家推薦四個簡單易行的方法:

捏脊 捏脊是兒童推拿手法中常用的治療方法, 其實, 不僅是小兒疾病, 成人也可以用捏脊來治療保健。 它可以刺激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及五臟背腧穴, 達到調整陰陽, 調和氣血, 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操作的時候可用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 用捏法把皮捏起來, 邊提捏, 邊向前推進, 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 重複5~10遍。

捏脊對於虛性體質常見的疲乏、消瘦、失眠、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

搓背 搓背可在洗浴時進行。 用濕毛巾搭於背後, 雙手扯緊毛巾兩端, 用力搓, 直至背部發熱為止。 如果自己不方便, 也可以讓他人代為搓背, 用力不要過猛就行, 以免搓傷皮膚。 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悶、腹脹之功效。

艾灸 艾灸是借助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 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 來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 可以強身健體、培補陽氣, 調理五臟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背部肉多肉厚而且發硬的人群, 都適合用這種保健方法。 背部艾灸多採用艾條懸灸和艾灸盒施灸的方式, 使用方便, 操作簡單, 不會燒灼皮膚產生疤痕。

撞背 雙足與肩同寬, 背靠牆壁站立,

約相隔20~40釐米, 全身放鬆, 身體後仰, 用背部撞擊牆壁, 用力適度, 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恢復直立, 撞擊下背部時, 上身適當前傾, 使下背部略向後突出, 然後進行撞擊。

需要注意的是, 骨質疏鬆患者使用此保健方法時, 力度掌握不好, 容易造成機體損傷, 建議老年朋友最好先諮詢醫生, 自己確實適合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