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跌落是兒童發生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

兒童跌落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跌落是0~14歲兒童發生意外傷害的第一原因, 其中O~4歲幼兒的跌落, 約有超過80%是在家中發生的。 幼兒從樓梯、床、窗、傢俱以及家中其他的物體上跌落, 這是與兒童的好奇性, 以及自身運動技巧的發展相關聯的。 10歲以下的兒童是發生因跌落而受傷或致死的高發人群。

其中O~4歲的幼兒更易摔落, 是因為幼兒的頭蓋骨還沒有完全地發展好, 並且人的重心點較高, 所以比成人更容易跌落而導致頭部受傷。 頭部受傷易發生死亡並會對幼兒產生嚴重的傷害, 如引起智力和其他功能的障礙等。 嬰兒從成人的膝蓋上跌落, 也可能會引起腦震盪, 頭骨破裂, 或顱內出血等。

如何預防兒童跌落:窗戶和陽臺 窗戶邊不要放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和沙發等傢俱。 窗戶上裝一定高度的欄杆。 窗戶要保持關閉, 或開一定的寬度(以兒童不能爬出去為准)。

陽臺的欄杆要足夠的高, 不易讓孩子攀爬。 陽臺欄杆間的寬度要不易讓孩子鑽出。 臺階 臺階上如放地毯, 地毯要鋪平並沒有毛邊。 臺階上不要放置任何東西。 臺階至少有一邊是有扶手的。

幼兒學步車 如果你一定想給孩子一輛學步車, 要買一輛新的, 並且適合你孩子的體重。 經常檢查學步車的每一個車輪, 確保它們能360度地旋轉。 學步車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給孩子學步, 特別不要使學步車滑向臺階。 孩子在學步車上時, 成人一定要在邊上看護。

傢俱 不要讓孩子攀爬凳子、桌子、床等傢俱。 當孩子坐在高處時, 要時刻在旁邊看護, 最好用有安全帶的兒章坐椅;並且當孩子坐在椅子上時, 教育他不要站起。 絆倒、失足和跌倒 家中的過道上沒有雜物。

教孩子在玩後, 收好玩具。 當地上有水時, 馬上要擦乾。

在浴缸或淋浴間內裝上扶手和鋪上防滑墊。 預防兒童意外傷害貼心課堂 孩子是家長的“心頭肉”, 保護孩子, 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每位家長的心願。 然而有統計資料表明, 我國每年0~14歲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的人數接近5萬, 而每一位死亡者的背後, 更是上百名因意外傷害而致殘的兒童。

在他們經常接觸的兒童意外傷害案例中, 很多來自貌似安全的家庭和學校, 不起眼的小板凳、桌布、熱水瓶、圓珠筆帽……都會成為兒童意外傷害的“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