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嘴巴饞什麼就是肚子裡需要什麼”?別扯了!

口渴了, 想找水喝。 看起來好像“嘴巴饞什麼就是肚子裡需要什麼”。

然而, 實際上沒有這麼簡單, 吃得太辣或者太鹹, 都會刺激渴覺中樞而引起渴覺,

也有可能是由於糖尿病、乾燥綜合徵引起的, 不一定是因為體內需要水。

還有人說想吃肉是因為體內缺乏氨基酸或鐵等礦物質, 理由是肉中的蛋白質含量豐富, 也含不少鐵。 可是, 很多男士依照一直以來的習慣, 無論何時都愛吃肉, 他們體內其實並不缺乏氨基酸和鐵, 只是真的“嘴饞”了。

還有說想吃甜食是胰島素缺乏, 同樣, 對於一直嗜甜的人, 即使已經吃飽了別的食物, 對甜食還是沒有抵抗力。

所以, 人類“身體內缺什麼就想吃什麼”是不正確的。

如果不化驗一下, 醫生也不知道你體內缺什麼, 更何況就拿一些食物偏好就想知道體內缺什麼, 怎麼可能!況且, 人類的進食欲受心理狀態影響更勝過生理狀況。

在壓力大和不開心的時候, 往往喜歡吃點甜味的食物來得到滿足。

聰明的人體知道, 甜食能刺激大腦分泌更多血清素, 緩解不良的情緒。 不過, 甜食吃多了危害著實不少, 因此儘量不要用這種方式來調節情緒。

醫生說, 如果你平時均衡的攝入各種食物, 就會很少有欲望會單獨想吃某種食物, 尤其是垃圾食品, 胃口得到了滿足的話, 它也拒絕那些不健康的食物。

日常配製合理的飲食就是要選擇健康的烹飪方法和多樣化的食物, 使所含營養素齊全, 比例適當, 以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 粗細搭配、葷素搭配、酸堿搭配。 再愛吃的食物, 如果不健康也要棄之, 不能給自己找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