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降壓藥吃錯了等於白吃了!一定要注意這 5 個關鍵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 威脅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想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 除了飲食調整意外, 合理用藥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不過, 現在關於降壓藥, 大家還是有很多偏見、誤解。

誤會不解除, 很多患者就沒辦法安心規範用藥, 總是吃吃停停, 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大。

下面, 就請蔣永榮醫生就最常見的 5 個錯誤, 給大家做個解答, 希望能解除大家對降壓藥的誤解, 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用藥, 控制好血壓, 健康生活。

錯誤 1

能不吃藥就不吃藥

正確做法:及時用藥對身體好。

很多朋友發現高血壓之後,

總是會問:先不吃藥行不行?先控制飲食看看, 能不吃藥就不吃藥。

這種想法可以理解, 建立好的生活習慣, 對於控制血壓的幫助確實非常大。

但對於發現高血壓時血壓超過 180/110 mmHg 的患者, 有糖尿病等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發生風險的疾病, 建議立即開始口服降壓藥控制血壓。 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 才是避免心腦血管併發症的最佳手段。

對於血壓不高, 心血管意外風險比較小的患者, 如果調整生活方式 1~3 個月, 血壓沒有降至正常, 也要早開始藥物控制。

錯誤 2

一開始用藥不能用「好藥」

正確做法:儘快使用適合的藥物。

目前臨床常用的有 5 大類一線降壓藥, 包括鈣通道阻斷劑(CCB)、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利尿劑、受體阻斷劑,

都是好藥。

如果哪個藥是壞藥, 那肯定就被淘汰了, 就不值得使用。

對不同的人群, 選擇降壓藥會有不同的首選推薦。

青年人, 首選 受體阻斷劑和 ACEI 類藥物;

老年人, 動脈粥樣硬化嚴重, CCB 類可能為首選;

糖尿病和慢性腎病人, ACEI 和 ARB 類作為降壓藥物的首選。

這些首選推薦, 是為了儘快的找到合適的降壓藥, 並不意味著絕對的「好」「壞」。

對於每個患者來說, 能把血壓降到正常範圍, 長期服用沒有明顯副作用, 那對這個患者來說, 這個藥, 就是最合適的藥, 是好藥。

至於「降壓藥要留餘地, 一開始用了好藥, 以後就無藥可用」, 這種邏輯根本就不通, 一開始不選擇最合適的藥物, 不好好降壓, 難道要等血壓控制不好, 心梗、腎衰了再好好用藥嗎?

錯誤 3

長時間用同一種藥需要換藥

正確做法:不要頻繁換藥。

高血壓的用藥, 非常的個體化, 每個人對高血壓藥物敏感性不一樣, 所以剛開始用藥的時候, 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找到適合的藥物種類和劑量。

一旦找到能夠使血壓達標, 沒有明顯副作用的藥物, 就要長期堅持服用, 不需要常規替換,

高血壓又不是細菌, 不會出現「耐藥」這種情況。

在血壓控制得好好的情況下, 不要換藥。 因為換藥不僅要承擔血壓波動的風險, 還可能面臨新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是不是得不償失?

如果血壓情況有變化, 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調整、加量或換藥, 而不是因為用的時間長了就換藥。

錯誤 4

聯合用藥副作用大

正確做法:血壓達標最重要。

控制血壓的目標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併發症發生, 對大部分高血壓病人而言, 單一藥物難以控制血壓達標, 所以需要聯合用藥。

不同降壓藥的作用機制不同, 如果聯合用藥方案合適, 不僅能控制好血壓, 還能減少併發症。 比如 CCB 類藥容易引起心動過速, 此時聯合使用受體阻斷劑可以很好的預防心動過速。

用藥方案需要由心血管科醫生來制定, 取長補短, 患者自己不可盲目自行組合。

錯誤 5:

血壓降得越低越好

正確做法:降壓目標要因人而異。

對於不同的人群, 降壓目標值是有所差別的, 過低的血壓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一般高血壓患者, 應將血壓(收縮壓/舒張壓)降至 140 / 90 mmHg 以下;

65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縮壓應控制在 150 mmHg 以下,

如能耐受還可進一步降低;

如果伴有腎臟疾病、糖尿病, 病情穩定的冠心病、腦血管病, 那降壓目標應該更加個體化, 一般可以將血壓降至 130 / 80 mmHg 以下。

控制血壓的目標值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不能一味追求血壓達到正常水準, 不顧及年齡及患者的具體情況, 而一味要求降壓到「正常」水準, 勢必影響心、腦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反而得不償失。

除了吃藥, 生活方式的調整對高血壓患者來說也十分重要。 不論是否用降壓藥, 生活方式都是健康的基石。

血壓偏高怎麼吃?

怎麼鍛煉才能降血壓?

任何關於血壓的問題

只要 1 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