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猝死都怪“心”?五類疾病埋禍根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副院長、心胸外科主任陳振光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邰強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科主任周香雪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心內科主任梅衛義教授

本周以來, 伴隨著廣州氣溫驟然下降, 各家醫院接診的發生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病人逐漸增多。 記者獲悉, 這兩天, 廣州黃埔區一名55歲的阿叔約同事下班後一起踢球。 誰知, 剛踢完上半場, 他便捂著胸口痛苦地倒地, 隨即被朋友們緊急送往附近的三甲醫院搶救, 被查出心肌梗塞發作。 由於球場距離醫院不遠, 從病發到醫生開始搶救, 間隔不到15分鐘, 這位阿叔最終幸運地獲救。

無獨有偶。 隨著冬天的到來, 最近一周來, 國內猝死消息不絕於耳, 從20歲的年輕人到六七十歲的老人, 都有人不幸發生意外。

猝死是不是都和“心”有關?該如何預防猝死?身邊有人突然倒下,

如何緊急應對?記者特請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四位與猝死救治相關的專家為大家解疑答惑。 四位不同專業的教授特別總結出“預防猝死的一句話”:當您看到這篇文章時, 不妨放下手裡的煙, 多喝幾口水, 出門遛一遛, 下班少喝酒, 作息要規律, 更重要的是, 不要熬夜、不要過勞。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通訊員何旭鵬

猝死該怪誰?

“心腦肺梗塞, 哮喘胰腺炎”

每一次猝死事件的發生, 都對人們產生巨大的震動, 其實有不少猝死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但可惜的是, 很多人沒有找准“病根”。

“網上歸納了‘猝死的十大原因’, 例如不愛喝水、常熬夜、精神緊張、劇烈運動等,

這些並不是根本原因, 而是誘因。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副院長、心胸外科主任陳振光教授指出, 從病因上分析, 臨床上常見的猝死主要跟五大類疾病有關, 用一句話來簡要概括, 就是“心腦肺梗塞, 哮喘胰腺炎”。

最常見的當屬心源性疾病, 例如心肌梗死和有“不定時炸彈”之稱、致死率很高的主動脈夾層。 心源性猝死病人在高峰時可占心內科病人的70%。

第二常見的是腦源性疾病, 例如腦梗塞、腦出血。 尤其是腦出血, 病情發作快, 死亡率更高。 相對來說, 老年人更多發的是腦梗塞。

第三是肺梗塞, 最近幾年, 肺梗塞導致猝死的病例數呈現快速上升態勢。 肺梗塞與血管病變有一定關係。 有些病人血液黏稠度高, 容易形成血栓,

堵住血管。 “以前醫學界認為肺栓塞與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有關, 誘因可能是久坐、活動慢、少喝水。 但後來發現, 有些病人並沒有下肢靜脈栓塞, 也會突發肺梗塞。 ”陳振光指出, 臨床觀察到, 有些肺栓塞導致猝死的病人, 在發病前唯一表現出的“異樣”就是處於低氧狀態, 表現為氣促、呼吸困難等。

第四是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合併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這也是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猝死病因。

第五是急性重症胰腺炎。 “吃也會導致猝死?”很多人將信將疑。 其實, 在年關將近的冬季, 暴飲暴食引發的急性重症胰腺炎也會導致猝死, 醫院急診科、消化內科每年都會收到“吃死”的病人。 陳振光指出, 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起初表現為劇烈腹痛、腹脹,

但神志清醒, 送醫時甚至能跟醫生正常地描述病情, “如果遇到了沒有經驗的醫生接診, 沒有意識到病情的兇險性, 可能等一兩個小時, 病人突然就死亡了。 ”

“四高一抽”人群更受心源性猝死青睞

“雖說猝死不能都怪心臟, 但大部分短時間內發生的猝死, 確實和心臟關係最大, 70%的猝死是冠心病。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心內科主任梅衛義教授說, 對於有心血管高危因素或者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老人, 家屬最好的預防方法是“讓老人住得離綜合醫院近一點”。 梅衛義指出, 心肌梗死病人的搶救最重要的是盡一切努力儘快開通堵塞的心臟血管, 首選心臟支架的植入, 其次是溶栓。

留給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搶救“時間窗”並不充裕。

統計顯示, 猝死發生一分鐘內的電擊搶救成功率為90%, 40分鐘內的搶救成功率為50%, 90分鐘內的搶救成功率則只有6%, 因此, 心內科醫生們常有“時間就是心肌, 時間就是生命”的說法。

梅衛義指出, 心源性猝死更偏好“四高一抽”人群, 即高體重(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抽煙者。 除了這些人群外, 久坐族, 性格積極進取、暴躁、熱情的人士, 或者父親在60歲之前、母親在55歲之前有過心臟病史等, 都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險人群。

心梗病人送到急診就搞掂?

溶栓要防風險

很多病人親友以為, “心梗發生後, 把家人送到醫院急診科就能化解兇險。 ”還有些人認為, “不管是在哪個科住院, 只要在醫院裡發生心梗, 就能保住命。 ”其實, 現實並不那麼樂觀。

“心梗病人要儘快進行溶栓,但溶栓也有意外出血的風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邰強教授指出,在普通病房溶栓的風險要比在ICU溶栓高很多,因為萬一病人出現出血,需要緊急搶救,而普通病房以及沒有設立ICU的普通急診,在這方面就會捉襟見肘。因此,醫院往往會對猝死病人開通“綠色通道”,直接送到急診ICU或者醫院的ICU裡進行搶救。

另一方面,當有人因為心肌梗塞昏倒且心跳驟停時,立即實施胸外按壓,可以讓心跳恢復,有利於爭取搶救時間。和有急救技能的路人、普通醫生相比,身經百戰的ICU團隊在實施胸外按壓、心肺復蘇時的經驗更為豐富,搶救成功率也會相應提高。

秋冬季最高發

南下“候鳥老人”更要警惕

“腦梗塞有70%發生在秋冬季,主要是在秋冬降溫時、季節更替時發生。”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科主任周香雪教授指出,每年冬季有不少“候鳥老人”從北方來廣州過冬、帶孫輩,從寒冷的北方突然來到溫暖的廣州,溫差可能高達二三十攝氏度,容易出現腦梗。

腦卒中最主要的危害是致殘,但也有部分患者會猝死。由於治療效果不佳,最重要的是預防,但是人們常常陷入四個認識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血壓控制得越低越好”。預防卒中,重要的是控制好血壓,而血壓並非“越低越好”。周香雪指出,很多病人喜歡在夜間吃降壓藥,覺得降壓效果好,其實不對。因為腦梗塞大多發生在淩晨三四點,加上起床時血壓會有一個波動。血管擴張,血壓就低了,起床時血壓也低。“如果晚上吃降壓藥,夜間血壓會更低,腦梗塞風險更高。”她建議病人在早餐之前服用降壓藥。同時,冬季尤其要做到三個“五分鐘”:起床在床上躺五分鐘,坐起身,停五分鐘,下床前,腿垂到床邊五分鐘。

第二個誤區是“生活預防不重要”。生活預防,也就是一級預防,其實比二級預防更重要。預防血管硬化從小孩開始抓起,高血壓病人尤其要重視堅持低糖、低鹽、低脂、高纖維素的飲食,不熬夜,避免過度勞累。

第三個誤區是“提前通血管能預防卒中”。一到秋冬季,經常有高血脂的老人問醫生:“我要不要住院通血管來預防卒中?”其實,通血管雖然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擴張血管,對於頭暈的病人有緩解作用,但對預防卒中沒有太大作用,因此建議遵醫囑進行規範的治療就行了,不需要額外給自己“加餐”。

第四個誤區是“秋冬要多鍛煉”。生命在於運動,但秋冬季運動要注意保暖,不可過量,出汗要防受寒,不要在氣溫較低的早晨和深夜鍛煉。

周香雪建議,一旦發生腦梗塞,溶栓的“黃金時間窗”只有3小時,一旦超過6~8小時,治療效果就很差了。當老人出現言語不清、嘴歪眼斜等症狀時,必須及時撥打120送往醫院。要注意的是,當老人出現症狀時,不要大聲呼喚,不要搖動,應讓老人保持側臥。

紙上會診

體檢基本正常,為何還會猝死?

問題1:“有些人猝死的人可能不久前才做過體檢,並沒有什麼大問題,為什麼還會發生意外?”

陳振光:這是因為檢查項目沒選對,走錯了預防之路。中年人是猝死高發人群,往往有一個認識誤區,覺得“體檢預防腫瘤最重要”。其實和腫瘤相比,猝死發生的風險更高,一旦發生猝死,留給我們救命的時間就不多了。體檢的套餐裡面,除了重視腫瘤標記物外,更應該關注心血管。

邰強:所有的猝死,都不是突然發生的,一定有長時間的醞釀。體檢如果查出血糖、血脂、血壓高,對身體是靜悄悄的傷害,必須重視。

梅衛義: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常規檢查血脂、心電圖、血液、頸動脈超聲等。血液檢查要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口服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甲狀腺激素這幾項。需要注意的是,甲減容易引發血脂高和傳導堵塞,導致心源性猝死。

周香雪:有些中老年人忽視做頸動脈超聲,這項檢查與心腦血管意外有很大的相關性,主要看有無頸動脈狹窄、評估血管斑塊是否穩定。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更要重視這項檢查。

問題2:有沒有必要每年做頭部CT、冠脈CT?

梅衛義:看危險因素,一般可以兩三年做一次。但如果是高空作業、飛行員等壓力很大、高強度的特殊行業,尤其是經常感覺胸口隱痛、頭暈的人士,則需要每年進行頭部CT、冠脈CT。

周香雪:頭部CT沒有必要每年查一次。有高血壓、高血糖並不需要馬上做頭部CT,但如果突然頭暈,哪怕昨天做過CT,也要馬上複查,這和心腦血管疾病有關。

“心梗病人要儘快進行溶栓,但溶栓也有意外出血的風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邰強教授指出,在普通病房溶栓的風險要比在ICU溶栓高很多,因為萬一病人出現出血,需要緊急搶救,而普通病房以及沒有設立ICU的普通急診,在這方面就會捉襟見肘。因此,醫院往往會對猝死病人開通“綠色通道”,直接送到急診ICU或者醫院的ICU裡進行搶救。

另一方面,當有人因為心肌梗塞昏倒且心跳驟停時,立即實施胸外按壓,可以讓心跳恢復,有利於爭取搶救時間。和有急救技能的路人、普通醫生相比,身經百戰的ICU團隊在實施胸外按壓、心肺復蘇時的經驗更為豐富,搶救成功率也會相應提高。

秋冬季最高發

南下“候鳥老人”更要警惕

“腦梗塞有70%發生在秋冬季,主要是在秋冬降溫時、季節更替時發生。”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科主任周香雪教授指出,每年冬季有不少“候鳥老人”從北方來廣州過冬、帶孫輩,從寒冷的北方突然來到溫暖的廣州,溫差可能高達二三十攝氏度,容易出現腦梗。

腦卒中最主要的危害是致殘,但也有部分患者會猝死。由於治療效果不佳,最重要的是預防,但是人們常常陷入四個認識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血壓控制得越低越好”。預防卒中,重要的是控制好血壓,而血壓並非“越低越好”。周香雪指出,很多病人喜歡在夜間吃降壓藥,覺得降壓效果好,其實不對。因為腦梗塞大多發生在淩晨三四點,加上起床時血壓會有一個波動。血管擴張,血壓就低了,起床時血壓也低。“如果晚上吃降壓藥,夜間血壓會更低,腦梗塞風險更高。”她建議病人在早餐之前服用降壓藥。同時,冬季尤其要做到三個“五分鐘”:起床在床上躺五分鐘,坐起身,停五分鐘,下床前,腿垂到床邊五分鐘。

第二個誤區是“生活預防不重要”。生活預防,也就是一級預防,其實比二級預防更重要。預防血管硬化從小孩開始抓起,高血壓病人尤其要重視堅持低糖、低鹽、低脂、高纖維素的飲食,不熬夜,避免過度勞累。

第三個誤區是“提前通血管能預防卒中”。一到秋冬季,經常有高血脂的老人問醫生:“我要不要住院通血管來預防卒中?”其實,通血管雖然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擴張血管,對於頭暈的病人有緩解作用,但對預防卒中沒有太大作用,因此建議遵醫囑進行規範的治療就行了,不需要額外給自己“加餐”。

第四個誤區是“秋冬要多鍛煉”。生命在於運動,但秋冬季運動要注意保暖,不可過量,出汗要防受寒,不要在氣溫較低的早晨和深夜鍛煉。

周香雪建議,一旦發生腦梗塞,溶栓的“黃金時間窗”只有3小時,一旦超過6~8小時,治療效果就很差了。當老人出現言語不清、嘴歪眼斜等症狀時,必須及時撥打120送往醫院。要注意的是,當老人出現症狀時,不要大聲呼喚,不要搖動,應讓老人保持側臥。

紙上會診

體檢基本正常,為何還會猝死?

問題1:“有些人猝死的人可能不久前才做過體檢,並沒有什麼大問題,為什麼還會發生意外?”

陳振光:這是因為檢查項目沒選對,走錯了預防之路。中年人是猝死高發人群,往往有一個認識誤區,覺得“體檢預防腫瘤最重要”。其實和腫瘤相比,猝死發生的風險更高,一旦發生猝死,留給我們救命的時間就不多了。體檢的套餐裡面,除了重視腫瘤標記物外,更應該關注心血管。

邰強:所有的猝死,都不是突然發生的,一定有長時間的醞釀。體檢如果查出血糖、血脂、血壓高,對身體是靜悄悄的傷害,必須重視。

梅衛義: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常規檢查血脂、心電圖、血液、頸動脈超聲等。血液檢查要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口服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甲狀腺激素這幾項。需要注意的是,甲減容易引發血脂高和傳導堵塞,導致心源性猝死。

周香雪:有些中老年人忽視做頸動脈超聲,這項檢查與心腦血管意外有很大的相關性,主要看有無頸動脈狹窄、評估血管斑塊是否穩定。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更要重視這項檢查。

問題2:有沒有必要每年做頭部CT、冠脈CT?

梅衛義:看危險因素,一般可以兩三年做一次。但如果是高空作業、飛行員等壓力很大、高強度的特殊行業,尤其是經常感覺胸口隱痛、頭暈的人士,則需要每年進行頭部CT、冠脈CT。

周香雪:頭部CT沒有必要每年查一次。有高血壓、高血糖並不需要馬上做頭部CT,但如果突然頭暈,哪怕昨天做過CT,也要馬上複查,這和心腦血管疾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