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口腔潰瘍總發作或是白塞病

口腔潰瘍在很多人眼裡只是“小毛病”, 但小夥子阿龍卻被這個“小毛病”困擾了一年多。 他口腔裡的潰瘍此消彼長, 吃藥打針總不見好。 近日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的醫生為他進行了針刺試驗, 終於找到了病根兒, 原來阿龍得了白塞病。

一年前阿龍口腔的左頰部開始出現潰瘍, 當時他並沒放在心上, 以為會像過去一樣, 過兩天自己就好了。 不料潰瘍表面越來越大, 越來越痛, 他才到當地醫院就診。 醫生為他進行了對症治療, 打消炎針、外敷藥物, 症狀有所好轉, 但潰瘍面卻總不能痊癒。 停藥後沒多久,

潰瘍就復發了, 口唇又長出了新的潰瘍。 就這樣反反復複一年多, 阿龍因此吃不好, 睡不香。

前不久, 阿龍來到宜昌市中心醫院就診, 醫生建議其住院治療。 口腔科醫生一邊給阿龍進行對症治療, 一邊積極探尋阿龍反復口腔潰瘍的真正病因。 在治療期間, 醫生和護士發現了阿龍一個不同于常人的表現。 一般人打針後, 針眼處僅會留下點狀瘢痕, 但阿龍的針眼處卻是一個個米粒大小的紅色丘疹, 有的還形成了小膿皰。 針對這一情況, 口腔科醫生聯繫該院風濕免疫科醫生對阿龍進行會診。 經過會診, 醫生們懷疑阿龍患的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白塞病, 便為阿龍做了針刺試驗。

風濕免疫科副主任侯曉強說, 白塞病又叫做貝赫切特病,

是一種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 病因不明, 基本病理改變為血管炎。 該病可侵害人體多個器官, 包括口腔、皮膚、關節、肌肉、眼睛、血管、心臟、肺和神經系統等, 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和會陰部潰瘍、皮疹、下肢結節紅斑、眼部虹膜炎、食道潰瘍、小腸或結腸潰瘍及關節腫痛等, 需要規律地進行藥物治療, 包括各種免疫調節藥物, 不治療則預後不好, 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侯曉強說, 由於白塞病的症狀與口腔潰瘍等疾病十分相似, 因此常常漏診和誤診, 延誤治療。 但這種疾病也有一種簡單的診斷方法, 那就是針刺試驗。 據瞭解, 針刺試驗就是用無菌的針頭刺入患者皮膚內, 24~48小時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丘疹膿皰即為陽性, 再結合臨床其他檢驗結果便能確診白塞病了。

侯曉強提醒說, 如果口腔潰瘍反復不愈, 切不可掉以輕心, 應儘早到正規醫院確診病因, 以免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