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最受歡迎的中醫療法排名

Top1 刮痧療法
發熱病人求退燒 中醫診室來刮痧
還記得那部電影《刮痧》嗎?雖然影片主要講的是中西方的文化衝突, 但讓更多人知道了中醫中的這一種特殊療法——刮痧。
在選用刮痧療法的人中, 想退燒的發熱病人是最多的。 刮痧時, 通常在刮之前要先在背部塗抹上刮痧油, 採用“平補平瀉”的辦法, 也就是從頸部刮到中間的督脈, 然後再刮兩邊的膀胱經, 並以從上到下的順序來刮, 火氣通過刮痧板就被釋放出去了。
一般來說, 刮痧時出痧的顏色與發燒的程度有很大關係, 若只是發紅, 那說明病情較輕,

如果顏色發紫, 則代表問題比較嚴重。
選擇刮痧治療的其他病症患者
頭痛 高血壓 內分泌疾病 失眠 腰腿痛

Top2 針刺療法
針刺療法排第一 緩解疼痛者最多
在各種中醫治療手法中, 選擇針刺療法的人是最多的, 而所治療的疾病中, 疼痛是最主要的。
遇到身體各部位的疼痛, 不單是“吃止痛片了事”, 為了能徹底地緩解疼痛, 不少已對止痛藥產生畏懼心理的人選擇了針刺治療。
其實, 針刺治療就是根據中醫臟腑經絡理論, 依據病情選取相應的穴位後, 醫生用“毫針”等針具刺入經穴以達到調理、治療的目的。
在刺入後, 患者大多會出現酸、麻、脹的感覺, 也有些穴位刺入時皮膚會有微痛。 通常, 每次針刺時, 針都要留在體內二三十分鐘。


“有些患者對中醫治療不太瞭解, 覺得哪兒痛了就讓我們紮哪兒, 其實不是這樣的, 我們是辨證施治, 找到疼痛的根源, 然後再對症下針。 ”專家解釋道。
其他熱門針刺療法
火針 在中醫門診, 選擇火針治療的多是帶狀皰疹患者。 火針的針體是特殊的, 大多用金屬材質製成, 並且很耐高溫。 治療時, 通過對皰疹周圍點刺, 可起到祛邪通絡的作用, 產生較好的止痛效果, 並促進皰疹的痊癒。
另外, 為了療效好, 醫生還會按照病人的情況配合體針、電針、中藥, 多管齊下。
Top3 埋豆療法
希望身材瘦下來 耳穴裡面忙“種”豆
走在大街上, 經常能看到有些人的耳朵上貼著一些小方塊兒形的膠布, 這可以看出“埋豆”療法有多火。 “埋豆”是中醫中的一種利用耳部反射區治療全身疾病的療法,
正確的名字應該叫耳穴壓豆。 耳朵可以說是人體的一個小縮影, 上面的許多穴位都與人的五臟六腑相對應, 使用的豆豆也是種中藥, 叫王不留行。
在選擇在耳朵上“種”上幾顆小豆豆來治病的人中, 減肥的人是最多的, 特別是那些希望身材苗條些的年輕女孩。
對於想減肥的人, 選擇耳穴埋豆時, 通常醫生都會在他們的胰膽穴、大腸穴、小腸穴、肺穴、腦點、內分泌穴、肌點、渴點等部位埋上豆, 一般四天換一次, 一個療程大約要10次。
為了減肥的效果更好, 醫生一般是以兩耳的穴位都壓上豆為主。 在平時, 減肥者只需每隔三個小時輕柔地撚一撚, 一天撚三次就行, 既不用挨餓, 也不用忍受針灸等減肥治療法的痛苦。

選擇耳穴壓豆的其他病症
失眠 頭痛 小兒遺尿 眩暈 腰腿痛

Top4 拔罐療法
每到寒氣襲來時 拔罐一族大量增
冬天的北京寒氣襲人, 稍不注意人就可能受涼, 出現腰背疼痛等問題, 所以, 每到天氣轉涼時, 用火罐來拔除寒氣的人就會大量增加。
和美容院裡動輒幾十、上百的價格比起來, 中醫醫院拔火罐的治療費用是比較低的, 所以也就培養出了定期“拔罐一族”。
由於拔火罐療法相對比較簡單, 許多人喜歡自行在家操作, 但是經常出現燙傷等問題。
醫生提醒, 在自家拔罐子時, 一定要注意罐內點燃的酒精、紙團等不能燒到瓶口處, 否則很容易燙傷。 另外, 拔火罐的部位最好以“皮糙肉厚”的地方為宜, 皮膚細嫩處,
如眼睛四周, 或是有傷口處、出血部位等都不宜去拔。
拔罐方法
水罐法 針罐法 藥罐法
走罐法 抽氣罐法 擠壓罐法
Top5 捏脊療法
小兒疳積捏捏脊 不必光吃消化藥
“捏脊法因為常常用於治療小兒的疳積(也就是西醫所說的消化不良), 所以也稱為‘捏積法’。 通常用力拎起肌膚, 稱為‘提法’, 多用的是三三九陽術, 也就是前兩遍只捏不提, 第三遍邊捏邊提, 然後重複三組, 共九遍。 ”專家說, 此外, 也可每捏三次提一下, 稱“捏三提一法”;每捏五次提一下, 稱“捏五提一法”。
“現在, 因為挑食或是餵養不當, 出現消化不良的孩子很多, 不少家長為此急得團團轉, 只好經常給孩子買些助消化的藥來吃。 其實, 在中醫醫院的兒科門診中, 用捏脊治療疳積的孩子很多,
效果也很好。 ”專家提醒。
在捏的時候, 最好借助些介質, 如爽身粉或潤膚油等, 此外, 單捏不提法刺激量較輕, 可為小兒每日捏一次。
選擇捏脊法的其他小兒病症
其他熱門療法
穴位貼敷療法主要包括“冬病夏治”、“冬病冬防”, 也就是大家平時稱的“三伏貼”和“三九貼”。 目前, 正是“三九貼”的最佳時機, 有咳喘等多種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不妨前去醫院進行貼敷。
穴位貼敷療法:主要是通過穴位皮膚組織吸收藥物有效成分, 發揮治療作用。 經皮膚穴位吸收的藥物不經過消化道且極少通過肝臟, 可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並能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 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
艾灸:是通過點燃經加工成條的艾草, 在患者的相應部位進行“熏烤”, 把體內的淤滯驅趕出來,分為艾條灸和艾炷灸。
艾炷灸又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目前臨床使用較多的是間接灸,又稱隔物灸,薑、蒜、鹽等都可充當“媒介”。是將艾絨做成艾炷放在薑、蒜、附子餅等介質上再放在穴位上點燃艾炷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多在醫院操作使用。
梅花針可治頸肩背痛等各種疾病,若是有脫髮的困擾,不妨也來試試。
神燈:聽到這個名字,大家是不是想起了“阿拉丁神燈”,不過,我們這裡講的是中醫裡的一種療法。其實,就是把醫用的烤燈放在離所選穴位有一定距離的位置上,進行加熱,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
電針:就是在給患者紮上針之後再通上電,這樣可加強刺激,不同的病情或穴位通過的電流頻率也不一樣。若身有疼痛、麻木或者癱瘓的人群都可試試。
梅花針:可以說是民間療法的精華之一,但也在醫院中有應用。多為叢針淺刺法,是以多枚短針淺刺人體一定部位 (穴位)的一種針刺方法,只叩擊皮膚,不傷肌肉,針後皮膚叩刺部位泛起的紅暈形狀頗似梅花,故得名“梅花針療法”。

把體內的淤滯驅趕出來,分為艾條灸和艾炷灸。
艾炷灸又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目前臨床使用較多的是間接灸,又稱隔物灸,薑、蒜、鹽等都可充當“媒介”。是將艾絨做成艾炷放在薑、蒜、附子餅等介質上再放在穴位上點燃艾炷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多在醫院操作使用。
梅花針可治頸肩背痛等各種疾病,若是有脫髮的困擾,不妨也來試試。
神燈:聽到這個名字,大家是不是想起了“阿拉丁神燈”,不過,我們這裡講的是中醫裡的一種療法。其實,就是把醫用的烤燈放在離所選穴位有一定距離的位置上,進行加熱,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
電針:就是在給患者紮上針之後再通上電,這樣可加強刺激,不同的病情或穴位通過的電流頻率也不一樣。若身有疼痛、麻木或者癱瘓的人群都可試試。
梅花針:可以說是民間療法的精華之一,但也在醫院中有應用。多為叢針淺刺法,是以多枚短針淺刺人體一定部位 (穴位)的一種針刺方法,只叩擊皮膚,不傷肌肉,針後皮膚叩刺部位泛起的紅暈形狀頗似梅花,故得名“梅花針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