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焦慮病人應該做哪些護理措施?

焦慮症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 一般引起焦慮症的原因有很多種, 通常情況下可能是由於長期精神壓力過大所導致的, 出現焦慮症十分危害身體健康, 還會容易導致一些心理疾病, 除了需要治療以外, 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及時的護理, 平時儘量保持房間的安靜, 平時多接觸興奮的事情。

焦慮症的護理措施

1、病人嚴重焦慮時, 應將其安置在安靜舒適的房間, 避免干擾, 周圍的設施要簡單, 安全, 所以, 焦慮護理最好能有專人來進行;

2、密切觀察軀體情況的變化並記錄。 待病人情緒穩定時, 應不失時機地為病人做心理護理, 以安慰、鎮定病人的情緒;

3、對伴有軀體疾患者, 要向其講明激烈的情緒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讓病人能從主觀上控制情緒反應。 注意對生命體征的嚴密監測;

4、對有嚴重軀體疾患的老年病人, 除應嚴密監測外, 還要調整飲食結構,

加強營養質的攝入, 增加鈣質食物的補充, 以防骨折發生;

5、平時運用良好的護理交流技巧, 注意傾聽病人的主訴, 允許病人有適量的情緒宣。 以防惡劣情緒暴發而影響身體健康。

病理性焦慮

臨床表現

(一)驚恐障礙

驚恐障礙的症狀特點是自發出現的,

反復發生的, 難以預料的急性焦慮發作, 伴有明顯的瀕死感。 典型的驚恐發作的臨床症狀有:

1、驚恐發作的精神症狀

首次發作常常是突然的、自發的出現。 典型的驚恐發作的精神體驗有三種表現:

(1)瀕死感:常常為驚恐發作的特徵症狀。 患者突然產生胸悶、胸部壓迫感、窒息感, 不能自主呼吸的恐懼緊張感, 甚至感到死亡將至而呼喊, 常常不由自主地奔向窗戶, 推開門窗, 讓空氣進入胸腔。

(2)失去控制感:有的表現為極度的精神緊張, 有即將失去控制的焦慮或將變得瘋狂的恐懼。

(3)精神崩潰感:部分患者體驗到無法控制的精神崩潰的來臨。

無論是哪一種體驗, 有過這種發作的患者都對再次發作有極度的恐懼和焦慮。

2、驚恐發作的軀體症狀

驚恐發作的軀體症狀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症狀, 臨床常見的包括:

循環系統:心跳加快、心悸、心慌出汗;

呼吸系統:胸部壓迫感、氣短, 胸痛不適、喉部堵塞感;

消化系統:噁心嘔吐、腹脹、腹瀉、腹痛;

神經系統:身體飄浮、眩暈、發熱或發冷感、麻木、皮膚刺痛感、震顫;

其他:人格解體或現實解體的感覺等。

本病常突然發作, 10~30分鐘症狀迅速到高峰, 持續時間短暫, 突然終止。 發作極少超過一小時。

(二)廣泛性焦慮障礙

廣泛性焦慮是以慢性的、彌散性的對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現實的過度擔心緊張為特徵。 常表現為持續性精神緊張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幹、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及運動性不安等。 但並非由實際的威脅或危險所引起, 其緊張的程度與現實事件不相稱。

臨床表現主要有三組症狀, 精神性焦慮, 軀體性焦慮和運動性不安。

1、精神性焦慮

表現為對日常瑣事的過度和持久的不安、擔心。 焦慮的痛苦在精神上體驗為對一些指向未來的或不確定的事件過度的擔心、害怕,

或擔心災難、意外或不可控制的事件發生, 如擔心家人患病, 小孩發生意外, 工作上的失誤, 很小的經濟問題, 人際關係等, 又稱之為預期性焦慮, 內容可以變化不定。 精神焦慮可同時伴有睡眠的改變、失眠、多夢、注意力集中困難、工作效率下降、易激惹、煩躁不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