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椴葉獨活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uàn Yè Dú Huó

【別名】獨活、前胡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椴葉獨活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racleum tillifolium Wolff

採收和儲藏:春末秋初時採挖, 去除其莖葉,

洗淨, 切片, 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高1-2m。 根圓錐形, 粗大, 分歧。 基生葉葉柄長10-30cm, 基部有寬展葉鞘;葉片廣卵形, 3分裂, 呈3小葉狀, 裂片圓狀卵形, 長6-9cm, 寬5-14cm, 不分裂或3淺裂, 先端長尖, 基部心形, 邊緣有鋸齒或圓齒, 背面有細刺毛;莖上部葉有柄或無柄簡化成寬展的葉鞘。 複傘形花序頂生和側生, 花序梗有柔毛;無總苞;傘輻不等長;小總苞片線狀披針形;花黃色;萼齒不明顯;花柱短, 直立。 果實倒卵形或梨形, 背部極扁平, 先凹凹陷, 光滑, 背棱和中棱不凸出, 側棱寬闊, 每棱槽中有油管1, 線形, 合生面油管2。 花期7-8月, 果期9-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灌叢或溪谷林緣。

資源分佈:分佈於安徽、江西、湖南等地。

【性味】味辛;微甘;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勝濕;止痛。

主感冒;頭痛;腰背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9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