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九眼獨活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綱目》獨活條, 引《全生指迷方》謂:獨活是極大羌活有臼如鬼眼者, 可能即指食用土當歸等而言。

【拼音名】Jiǔ Yǎn Dú Huó

【別名】土當歸、獨活、水白芷、心葉大眼獨活、水獨活、川當歸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食用上當歸、柔毛龍眼獨活、龍眼獨活及濃紫龍眼獨活的根和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ralia cordata Thunb.2.Aralia henryi Harms3.Aralia fargesii Franch4.Aralia atropurpurea ranch.

採收和儲藏:秋後採收, 洗淨切片曬乾。

【原形態】

1多年生草本, 高0.5-3m。 根粗大, 長圓柱形。 莖分枝稀疏開展。 葉為二至三回羽狀複葉;葉柄長15-30cm, 無毛或疏生短柔毛;托葉與葉柄基部合生, 先端分離部分錐形, 長約3mm;每羽片有小葉3-5, 葉長卵形至長圓狀卵形, 長4-15cm, 寬3-7cm, 先端突尖, 基部圓形至心形, 側生小葉片基部歪斜, 邊緣有細鋸齒, 兩面脈上有毛。 花序由多數傘形花序組成疏鬆的頂生或腋生的圓錐蓊序, 長達50cm;傘形花序直徑1.5-2.5cm;有花多數或少數;總花梗長1-5cm, 有短柔毛;苞片線形, 長3-5mm, 小花梗細, 長約10mm, 有短柔毛;萼無毛,

長1.2-1.5mm, 邊緣有5個三角狀尖齒;花白色, 花瓣5, 卵狀三角形, 開花時反曲;雄蕊5, 長約2mm;子房5室, 花柱5, 離生。 核果球形, 漿果狀, 紫黑色, 直徑約3mm, 具5棱, 宿存花柱長約2mm。 花期7-8月, 果期9-10月。

本種與食用土當歸區別為:小葉片兩面沿脈疏生長柔毛, 先端長尾尖, 邊緣有鈍鋸齒;傘形花序有花3-12朵, 稀多至20朵;萼齒長圓形, 先端鈍圓;花瓣長1-2mm。 花期7-8月, 果期9-11月, 本種與上2種的區別為:小葉片兩面疏生糙毛, 下麵沿脈有短柔毛, 先端漸尖或長漸尖, 邊緣有短柔毛, 先端漸尖或長漸尖, 邊緣有重鋸齒;傘形花序有花10-20朵;萼齒三角狀卵形, 疏生糙毛。 花期7-8月, 果期10-11月。 本種與前3種的區別為:小葉片較小, 長3-8cm, 寬2-3cm, 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側生小葉柄長0.5-2.5cm。 傘形花序有花5-12朵;總花梗長3-7cm;花梗長5-10mm,

萼無毛, 萼齒三角形, 先端尖。 花期5-7月, 果期8-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300-1600m的林蔭下或山坡草叢中。 生於海拔1500-2300m的森林下。 生於海拔1800-2800m的山坡疏林, 灌叢中。 生於海拔2700-2300m的山坡疏林、灌叢或林緣。

資源分佈:分佈於江蘇、安徽、江西、福建、臺灣、湖北、廣西、四川等地。 分佈於陝西、安徽、湖北、四川等地。 分佈於陝西、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分佈于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⑴土當陽 根莖粗大, 圓柱形, 常呈扭曲狀, 長10-30-80cm, 直徑3-9cm, 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 粗糙。 上面有6-11個圓形凹窩(莖痕), 呈串珠狀排列, 故有九眼獨活之稱, 凹窩直徑1.5-3cm, 深約1cm, 底部或側面殘留有數條圓柱形的不定根, 長2-15cm, 直徑4-10mm, 表面有縱皺紋。 質輕, 堅脆, 易折斷, 斷面灰黃色或棕黃色, 疏鬆, 有多數裂隙和油點。

氣微香, 味淡後苦。

以根莖粗壯、多眼, 有彈性, 香氣足者為佳。

(2)龍眼獨活 根莖粗短, 長不及10cm, 直徑1-3cm, 表面紫褐色, 具4-5凹穴, 直徑約1.5cm, 深約5mm。 根紡錘形, 長達40cm, 直徑約1cm。 氣微, 味微苦。

(3)柔毛龍眼獨活 根莖細小, 長約10cm, 直徑不及1.3cm, 表面褐色, 具8-15個圓形凹穴, 直徑4mm, 深2-3mm。 根纖細, 長約至2cm。 氣微, 味微苦。

【化學成份】

從食用土當歸的乾燥根中分離出17種芳香化合物:正己醛(n-hexanal), α-蒎烯(α-pinene), 3-側柏烯-2-醇(3-thujen-2-ol), β-蒎烯(β-pinene), 對聚傘花素(p-cymene)、檸檬烯(limonene)、1-(1, 4-二甲基-3-環己烯-1-基)-乙酮[1-(1, 4-dimethyl-3-cyclohexen-1-yl)-ethanone], α-樟腦烯醛(α-camphole-nal), 松香芹醇(pinocarveol), 1-(1, 3-二甲基-3-環己烯-1-基)-乙酮[1-(1, 3-dimethyl-3-cyclohexen-1-yl)-ethanone], 松樟酮(pinocamphone), 桃金娘醛(myrtenal), 馬鞭烯酮(verbenone), 香茟醇(carveol), 丁香烯(caryophyllene), 牡丹皮酚(paeonol), α-葎草烯(α-humulene),對映貝殼杉烯酸[ent-kaur-16-en-19-oicacid], 對映海松二烯酸(ent-pimara-8(14), 15-dien-19-oicacid)。 左旋-貝殼杉烯酸, 16, 17-二羥基-16β-貝殼杉-9-酸(16, 17-dihydroxy-16β-kauran-19-oic acid), 左旋-海松二烯酸, 7-酮基左旋-海松二烯酸[7-keto-1-pimara-8(14), 15-dien-19-oic acid], 7α-羥基-1-海松二烯酸(7α-hydroxy-左旋-pimara-8(14),

15-dien-19-oic acid), 7α-羥基-左旋-海松二烯酸、左旋-海松二烯醇(左旋-pimara-8(14), 15-dien-l4-ol)。

2.從其地上部分分得土當歸皂甙(udosaponins)A、B、C、D、E、F, 3-O-β-葡萄糖醛酸基齊墩果酸(3-O-β-glucuronopyranosyloleanolic acid )、竹節人參皂甙-Iva(chikusetsusaponin-Iva), 3-O-[β-D-吡喃木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齊墩果酸[3-O-[β-D-xy-lopyranosyl(1→4)-β-D-glucuro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齊墩果酸[3-O-[β-D-galact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3-O-[β-D-吡喃木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齊墩果酸[3-O-[β-D-xylopyranosyl(1→4)-β-D-glucuro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藥理作用】食用土當歸所含的對映貝殼杉烯酸(KA)和對映海松二烯酸(PA)有鎮痛作用。 口服KA300mg/kg和PA500mg/kg有鎮痛、降溫、延長戊巴比妥麻醉期作用, 且能抑制去氧麻黃堿所增強的運動性。

【性味】味辛;苦;性溫

【歸經】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和血止痛。 主風濕疼痛;腰膝酸痛;四肢痿痹;腰肌勞損;鶴膝風;手足扭傷腫痛;骨折;頭風;頭痛;牙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12g;或泡酒。

外用:適量, 研末調敷;或煎湯洗。

【注意】陰虛內熱者慎服。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陰虛內熱及體虛者忌用。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