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電腦輻射大小和顯示器的關係

電磁輻射危害大

目前, 隨著電腦使用率的迅速增長, 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人也越來越多, 其中不少朋友出現了頭痛、心悸、心動過緩、乏力、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狀, 嚴重的還出現記憶力減退、容易激動及失眠等症狀, 而這些或多或少都有電磁輻射的“功勞”。 由於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只有極少數強度較大的場合才會在短期內對人體造成明顯影響(如雷達站、超高壓變電站附近等), 因此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更有利於保持身體健康, 如長時間使用電腦時, 每隔半小時休息一下,

活動一下手和頸背等等。

電腦的電磁輻射

CRT顯示器, 最大的輻射源!

說到電腦的電磁輻射, CRT顯示器最為嚴重。 眾所周知, CRT顯示器通過電子槍發射電子束實現畫面顯示, 而對外發射電子本身就會產生嚴重的電磁輻射, 儘管厚厚的含鉛玻璃螢幕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輻射, 但仍然有不少電子穿透阻隔層而直接照射到用戶身上。

按照物理學的定義, 來自CRT顯示器的輻射主要分為光輻射、低能X射線、無線電場、靜電場和低頻電磁場。 其中對人體健康損害最嚴重的是低頻電場, 它主要由顯示器的電源部分(高壓包)和垂直/水準掃描電場所產生, 電磁場頻率在5Hz~400Hz之間。

對於顯示器的低頻電磁場, 廠商們主要採取兩種方法來解決,

第一種是針對顯示器使用的高壓電源, 通過補償線圈對其低頻電磁場進行抑制, 這種方法的作用比較有限;第二種是加強顯示器的遮罩設計, 即對從顯示幕方向發射的電磁輻射, 使用含鉛的玻璃螢幕將它“攔截”。 目前絕大多數CRT產品均採用了這種方法。

不過, 含鉛玻璃螢幕只能阻擋顯示器正面的輻射, 對左右兩側、後面、頂部等部位的輻射就無能為力了。 事實上CRT顯示器低頻電磁輻射強弱分佈是:顯示器背部最強, 其次是左右兩側, 螢幕正面最弱。 以前, 廠商一般採用金屬遮罩罩來解決背部的輻射問題, 這個金屬遮罩罩將整個顯示器背面嚴嚴實實包裹起來, 然後再蓋上塑膠外殼。 這樣處理的好處是:低頻電磁輻射基本上都能被有效地遮罩,

即使有少許外泄也微不足道。 由於成本的原因, 這種金屬遮罩罩在目前低端的CRT顯示器上已難覓行蹤。

我們可以看到此款CRT顯示器採用全金屬遮罩罩

在所有的電腦產品中, 針對CRT顯示器的輻射標準是最嚴格的, 從最早的MPR-Ⅱ、TCO’92, 再到TCO’95、TCO’99, 直至現在的TCO’03標準, 都對顯示器的電磁輻射標準作了明確的限制, 而且越來越嚴格。

LCD的電磁輻射真的為“零”嗎?

和CRT相比, LCD的電磁輻射要小得多, 這主要是因為LCD的工作方式與CRT有很大區別, LCD內部既沒有高壓電子槍, 也不會因為粒子撞擊而產生射線, 但這並不代表LCD的電磁輻射等於“零”。 LCD的背光系統需要一個高壓電源來驅動, 這也成為了LCD中最大的電磁輻射源。 不過, LCD中的高壓電源在背光源點亮後會迅速將電壓降到較低的水準,

因此工作中的LCD的電磁輻射是微乎其微的。 另外, 一些大牌廠商仍在LCD中採用了金屬遮罩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