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變軟了怎麼辦?
去超市剛買回來的巧克力, 通常都是比較硬的, 用牙齒咬開後會感覺到很脆, 這樣的巧克力才是正常的, 但如果巧克力放時間長了, 或者保存的方式不當的話, 就會出現巧克力變軟的情況, 這時候口感就會大大下降,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巧克力變軟了怎麼辦?
巧克力放到冰箱降溫就會變硬。 巧克力的熔點在36℃左右, 是一種熱敏性強, 不易保存的食品。 由於人的體表溫度正好在這個數值左右, 所以裝在口袋裡的巧克力很容易變軟, 遇到這種情況要及時降溫, 巧克力就會重新變硬。
巧克力儲存溫度應該控制在12-18℃之間, 相對濕度不高於65%。 儲存不當會發生軟化變形、表面斑白、內部翻砂、串味或香氣減少等現象。 打開包裝後或沒有用完的巧克力必須再次以保鮮膜密封, 置於陰涼、乾燥及通風之處, 且溫度恒定為佳。 巧克力醬或餡料必須放入保鮮櫃中儲存。
為什麼巧克力不能放在冰箱裡
巧克力放冰箱會變質。
口感細膩、爽滑的巧克力是很多人的最愛。 為了能長久保存, 日常生活中, 人們會像儲存其他食物一樣, 把巧克力也放進冰箱。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妥的。
從成分上來講, 巧克力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純巧克力, 一類是以代可哥脂(包括精煉油脂、植物油脂等)代替可哥脂製作的複合巧克力。 如果把巧克力放進冰箱內儲存, 會使巧克力表面出現糖霜或因出油而引起反霜。
這是因為, 首先, 如果儲存環境潮濕, 巧克力中的糖分容易被表面的水分所溶解, 待水分蒸發後會留下糖晶。 即使是密封包裝的, 水分還是會從外包裝的折疊或邊角處滲透進去,
其次, 冰箱內的溫度通常在10℃以下。 巧克力從冰箱中取出, 一旦被拿到常溫環境中, 濕氣馬上會聚積在表面, 使出霜、反霜的現象更加嚴重。
而且, 經冷藏後, 表面結霜的巧克力不但會失去原來的醇厚香味和口感, 還有利於細菌的繁殖生長, 容易發黴變質。 食用後, 會給健康帶來危害。
儲存巧克力的最佳溫度是5℃—18℃。 夏天, 如果室溫過高, 最好先用塑膠袋密封, 再置於冰箱冷藏室儲存。 取出時, 請勿立即打開, 讓它慢慢回溫, 至接近室溫時再打開食用。 冬天, 如果室內溫度低於20℃, 儲存在陰涼通風處即可。 當然, 為了保持巧克力的最佳風味和口感, 最好是吃多少, 買多少, 每次吃最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