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秋分,防咳防燥防過敏
睡得晚易招燥邪
從秋分開始, 起居上更應注意早睡早起。 很多年輕人因睡得晚或過於辛辣飲食等不良習慣招致肺陰不足, 再加上今年的秋燥比往年更加明顯, 稍不注意養生, 則會出現“嗓子幹、鼻子幹、乾咳”等不適症狀。
李岩主任介紹, 近來門診中因咳嗽前來就診的患者明顯見多, 因多為燥邪傷陰所致, 很多就診患者會有乾咳少痰、影響睡眠的情況。 此時要立即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用些滋陰的食材或藥物進行緩解, 不可擅用抗生素類藥物。
乾燥更需防過敏
秋分後, 灰塵、氣候乾燥等外界因素伴隨著冷空氣的侵襲, 很容易出現過敏症狀。 有些人因為嗓子、鼻子、眼睛等接踵而來的不適症狀, 昨天看了呼吸科, 今天又去看眼科, 明天還計畫去看耳鼻喉科, 奔走於不同醫院的各個診室, 不僅浪費時間和金錢, 還容易重複用藥。 李岩主任提醒, 秋分前後如果出現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咽炎等情況時, 應先考慮是否與過敏有關, 先遠離過敏原, 如果症狀沒有及時緩解, 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判斷是否是過敏引起。
少吃西瓜等偏寒水果
秋分飲食要遵循“宜收不宜散”的原則, 少食蔥姜等辛味食材, 適當多吃一些酸甜口味的果蔬, 所謂“酸甘化陰”, 以潤秋燥。
提醒, 飲食上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多補充些水來養陰潤燥, 例如喝些白開水、淡茶、豆漿、牛奶等。
二、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秋燥易傷津液, 很多應季果蔬性寒涼, 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等食療功效。 但要注意的是, 選擇水果時, 最好選擇蘋果、梨子等應季水果, 像西瓜這樣過於偏寒的過季水果還是不吃為好。
三、在膳食中, 還可以多加些蜂蜜、百合、蓮子、芝麻、木耳、銀耳、冰糖等清補潤燥的食材,
秋分養生,防咳防燥防過敏
秋分養生,防咳防燥防過敏
秋分養生,防咳防燥防過敏
秋分養生,防咳防燥防過敏
秋分養生,防咳防燥防過敏
秋分養生,防咳防燥防過敏
秋分養生,防咳防燥防過敏
秋分養生,防咳防燥防過敏
秋分養生,防咳防燥防過敏
秋分養生,防咳防燥防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