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菘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Chòu Sōnɡ Y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mpIocarpus foetidus(L·)Salisb.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臭菘, 宿根草本。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m以下的潮濕針葉林或混交林下, 常于沼澤地區成大片生長。
資源分佈:分佈于東北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
【藥理作用】強心作用:臭菘的地上部分提取物, 使蛙心收縮幅度增加11%-23%, 但不影響心跳頻率, 提示有強心作用。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