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慢性腸炎 分型用藥見效快

1.肝鬱脾虛型 腹痛作脹, 瀉下溏薄, 伴有矢氣, 腹痛一陣而泄瀉一陣, 瀉後痛減。 每因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發作或加重。 多伴吐酸、胸脅滿痛、時時噯氣、食欲不振。

治宜瀉肝補脾、理氣止痛。 適用的非處方中成藥如下。

加味左金丸 本藥能瀉火舒肝、和胃止痛。 治療因肝火旺所引起的脘脅疼痛、腸熱瀉痢、嘔吐、口苦、舌紅、吐酸、倒飽嘈雜等症。

2.脾胃虛弱型 長期大便溏瀉、飲食不化, 甚至隨食隨瀉, 食後脘悶, 面色萎黃, 神疲乏力, 口淡無味, 腸鳴水腫。 治宜補氣健脾、和胃滲濕。 適用的非處方中成藥有:

①參苓白術丸 本品可補氣健脾、和胃滲濕, 治療脾胃氣虛挾濕所致嘔吐腹瀉、面色萎黃、四肢無力、形體瘦弱、飲食不化、胸脘脹滿等症。 本藥孕婦不宜用。

②人參健脾丸 有健脾利濕、理氣消食的作用, 治療因脾胃虛弱、氣滯挾濕或兼食滯消化不良所致面色萎黃、神疲氣短、食少乏力、脘腹脹滿、腸鳴腹瀉、完穀不化等症。

3.脾腎陽虛型 拂曉之前, 腹痛腸鳴, 隨即泄瀉(又名五更瀉), 瀉後則安, 腹冷喜暖, 時痛時脹, 下腹覺冷, 大便清稀, 粗粒不化, 食少面黃, 體倦神疲。 治宜溫補脾腎、固腸止瀉。 治療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處方藥四神丸。

安全用藥

1.用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因為說明書是患者較全面瞭解該藥的主要資訊來源, 也是患者對所服的藥做到安全、合理使用的最佳指導。

2.口服補液鹽有利於腹瀉脫水的補充和恢復, 但必須按說明書的規定稀釋後隨時服用。 腦、腎、心功能不全及高血鉀患者慎用。

3.微生態製劑如乳酸桿菌、整腸生、雙歧桿菌等均不能與抗菌藥、抗酸藥、鉍劑、鞣酸、藥用炭等合用, 如須合用應間隔半小時。 服用微生態類藥物時不要用溫開水而要用涼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