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七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Shā Qī
【別名】牛尾七、小大黃、白小黃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滇邊大黃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eum delavayi Franch.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根部, 去鬚根, 洗淨, 切片, 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根較粗壯。 莖直立, 中空。 葉互生, 葉柄與葉片等長或過之, 葉片較小, 長方橢圓形至寬卵狀橢圓形, 長3-6cm, 寬2.5-5cm。
【性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涼血解毒;活血止痛。 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便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9g。 外用:適量, 研末敷;或煎水熏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