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眼睛不僅看健康還讀懂了人心

“眼睛是心靈的視窗”。 眼球運動和目光接觸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正在想些什麼。 邀請了肢體語言專家進行了一些總結。

1.瞳孔變大或縮小。

雖然人們能夠控制住自己的面部表情, 但瞳孔卻掩蓋不了他們的真實情感。 研究表明:看到自己鍾愛的人或物體時瞳孔尺寸會增加, 反之瞳孔會收縮。 美國聯邦調查局前反情報官員和肢體語言專家喬·納瓦羅說:“當人體感受到壓力時, 瞳孔也會收縮。 ”

2.眼皮抽搐。 研究發現:眼皮抽搐是眼瞼痙攣造成的, 意味著存在壓力或某些疾病。 如眼皮抽搐的同時伴有嘴角抽搐, 表明神經系統存在問題, 應及時就醫。

3.眼神躲閃。 納瓦羅認為:撒謊與眼神方向改變只是人們認識的誤區。 事實上, 人們在處理資訊時, 眼睛會朝特定的方向看, 眼睛向上或向周圍看並不意味著撒謊, 它表明大腦正在處理信息。

4.眨眼速度。 人們在閱讀、做白日夢和從事電腦工作時,

眨眼速度會放慢;承受壓力和說謊時, 眨眼速度會加快;大多數人在靜止狀態下每分鐘眨眼8~21次。

5.揉搓眼睛。 如果你想請朋友幫個忙, 他同意了, 但在回應同時揉搓眼睛, 這表明他只是勉強答應了你的請求。 納瓦羅認為這種肢體語言的辨別準確性很高。

即使是天生失明的孩子在聽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 也會遮住眼睛。

6.眼神接觸。 如果一個人盯著你的眼睛看, 這並不能說明他說的是實話, 有可能正好相反。 納瓦羅認為:當人們撒謊時, 眼神接觸會更多, 他們會看著你的眼睛, 查明你是否相信他們所說的話。 當你對別人感到放鬆時, 你通常是朝周圍看。

7.眯眼。 美國三藩市一家培訓公司總裁凱拉·霍爾·奧爾特說:“當人們覺得噁心或是感覺自己被誤解了, 就會眯起眼睛以做出回應。 眼睛眯得越小, 反感程度就越高。 如果眯眼的同時伴隨嘴唇緊閉, 則意味著憤懣和怒火中燒。 ”

8.睜大眼睛。 奧爾特認為:睜大眼睛意味著很多不同的事情, 它取決於面部的其他表情。

如果眉毛高揚、眼睛睜大、臉頰凹陷, 表明恐懼;眉毛拱起的同時睜大眼睛微笑, 表明快樂;眼睛突然睜大, 然後恢復正常, 表明驚訝;睜大眼睛卻不笑, 表明遇到了恐懼。

9.目光呆滯。 如果演講冗長乏味, 聽眾的眼神中就會流露出呆滯的神情, 這表明他們在精神上處於游離狀態。 此時, 他們的大腦需要休息和退出, 關閉了輸入程式。 如果在約會時出現了這種情形, 則表明對方對你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