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怪天氣可致心理疾病人數增加

“淩晨4點, 有一個女的從7樓跳下來了, 昨天我見過她呢!”“昨晚9點多, 在舊菜市場, 兩戶人家吵架, 男的拿著鐵棍跑到樓上去打一個女的, 我看了都很害怕。 ”家住文屏山莊的戴女士近日來電詢問, 為什麼這段時間“這麼多事”, 是不是與天氣有關?

一會兒晴熱, 一會兒陰雨, 冷暖不斷交替, 今年春天的天氣著實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記者走訪發現, 近段時間以來因情緒波動導致的意外事件頻發。

昨日12點35分, 52歲的莊女士因抑鬱症發作, 連續砍了自己34刀, 被送到中山醫院時已經成了“血人”, 最終不治身亡;昨日14點30分,

17歲少女小郭因瑣事和家人爭吵, 一時氣憤吞下整瓶止痛片, 被送到第一醫院急診部手術室洗胃, 總算脫離了危險;昨日15點10分, 在中山醫院急診室門外的長椅上, 市民郭阿姨哭得厲害。 郭阿姨的丈夫, 73歲的林老先生早上原本開開心心地出門, 不想路上突然沖出一個“武瘋子”, 幾拳把老人家打倒在地。 “真是飛來橫禍, 冤啊。 ”郭阿姨感慨。

“今年春季的氣候比較特殊, 醫院病人特別多。 ”仙岳醫院院長王文強主任醫師告訴記者, 從上個月開始, 該院門診患者數量就創了新高, “3月份就有12000多人, 而過去最多只有1萬出頭。 ”記者瞭解到, 仙嶽醫院編制的475張病床, 已經收治620名病人, 心理科病區現在也全部爆滿了。

“一些原來病情比較穩定的病人,

病情再次出現反復。 ”王院長介紹, 春季心理疾患發病的前兆表現主要有:睡眠障礙和情緒障礙, 如失眠、早睡、情緒不穩定、容易發脾氣、有疲勞感等。 氣壓較低, 容易引起人腦分泌的激素紊亂, 誘發精神分裂症等多種重型精神病;陰雨天氣則是抑鬱症高發的外部因素;春天多變的氣候也會使正常人情緒波動較快, 出現種種不適症狀。 而今年特殊的經濟環境下社會競爭更激烈, 人們承受的各種壓力增加, 容易引發精神疾病 。

■小知識

曬太陽能調節情緒

以下措施有利於調節情緒:

1.多曬太陽。

2.自娛自樂:唱歌跳舞, 或遠足旅行, 只要適宜春季的活動都應該參加, 可以令生活充實、有生機。

3.增加一些富含苯乙胺、咖啡因的飲食:如綠茶、咖啡、香蕉、巧克力等,

這些食品能興奮神經系統, 消除疲勞, 防止情緒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