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麻妹條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拼音名】Má Mèi Tiáo Yè

【英文名】leaf of Pale Bittersweet

【來源】

藥材基源:為衛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Celastrus hypoleucus (Oliv.)Warb.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lastrus hypoleucus (Oliv.)Warb.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 曬乾。

【原形態】粉背南蛇藤 藤狀灌木, 高可達5m。 小枝幼時被白粉。 單葉互生;葉柄長1-1.5cm;葉片橢圓形或寬橢圓形, 長6-14cm, 寬3-8cm, 先端短漸尖, 基部寬楔形, 邊緣具細齒, 背面被白粉, 脈上有時有疏毛。 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 長6-12cm, 腋生花序短小, 有花3-7朵, 花梗中部以上有關節;花白色, 4數, 單生;雄花有退化子房;雌花有短花絲的退化雄蕊, 子房具細長花柱, 柱頭3裂。 果序頂生, 長而下垂;腋生花多不結實。 蒴果球狀,

橙黃色, 疏生, 具長梗, 果皮裂瓣內側有紅色斑點。 種子黑棕色, 有橙紅色假種皮。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叢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陝西、甘肅、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

【化學成份】葉含山奈甙(kaempferitrin), 山奈酚-7-鼠李糖甙-3-葡萄糖甙(kaempferol-7-rhamnoside-3-glucoside), 槲皮素-3-鼠李糖甙-7-葡萄糖甙(quercetin-3-rhamnoside-7-glucoside)。

【性味】辛;平

【歸經】脾;肝經

【功能主治】止血生肌。 主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臨床應用】麻妹條葉搗絨, 包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