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灌腸有哪些危害

灌腸大家都不陌生, 對於中老年人頑固性便秘灌腸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灌腸是把藥物直接送到直腸內, 讓藥物直達病灶, 藥物發揮最大的作用, 但是現在很多寶寶為了不去打針不吃藥, 一有感冒發燒或者腸胃不適等就去醫院採用灌腸治療, 寶寶的身體發育不全, 腸子也很虛弱, 灌腸會不會對寶寶身體不好呢, 寶寶灌腸有哪些危害呢?

1 降低免疫力 灌腸治療多在診所進行, 往往還被掛上綠色療法的牌子。 由於專業知識的不足, 所謂無知無謂, 什麼藥都做灌腸。 有時候, 個別診所醫生為迎合家長追求見效快, 使用大量激素灌腸, 會引起免疫力受損。

2 引起過敏

灌腸治療之前不可能會做皮試的, 家長也不清楚具體用藥, 一旦出現過敏性休克, 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

3 腸道菌群失調

人體腸道內有很多對我們身體有益的細菌, 叫益生菌。 灌腸用藥會引起菌群紊亂, 特別是抗生素類藥物會殺滅腸道有益菌而導致腹瀉。

4 引起腸道功能紊亂

如果經常灌腸, 還會使我們肛門括約肌更為鬆弛, 以致對便意的敏感性更差。 經常洗腸容易引起腸道菌群混亂, 導致腸道功能紊亂, 引起腹部脹氣、腹瀉等症狀。

5 引起其它併發症

由於灌腸操作本身屬於侵入性操作, 具有一定風險, 同時由於肛腸構造的特殊性, 非專業人士的操作會導致各種嚴重併發症的機會大大升高。 臨床上觀察到, 灌腸操作所導致的併發症從輕到重分別有:肛周皮膚損傷, 腸道粘膜損傷,

大便失禁、腸道感染、出血、甚至腸穿孔、破裂、水電解質紊亂、虛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