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中醫服務期待花小錢辦大事

中醫藥對於遏制醫療費用飆升、減輕醫療負擔具有明顯優勢。 在防病方面, 中醫“治未病”, 對於顯著降低慢性疾病發病率可發揮重要作用;在治病方面, 中醫療效確切, 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

坐在iPad大小的終端介面前, 接受“中醫機器人”的望、聞、問、切, 從舌象採集到脈象分析, 快速給出診斷結果甚至食藥處方……這種“中醫四診儀”繼成功伴隨中俄太空人結束520天火星模擬之旅後, 正改進為更加便攜、智慧的二代產品, 有望進入滬上社區“健康小屋”, 為百姓提供健康服務。 這是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多家單位協作完成的一項成果。

今年5月, 上海中醫藥大學青松養老健康服務與管理研發培訓中心揭牌成立, 將致力於培養具有老年醫學、康復、護理、藥學、心理、營養等方面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 推動實現醫養融和。

在這些創新的健康干預手段中, 中醫藥都是主角。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 中醫藥始終處在現代醫學中的尷尬境地。 那麼, 在應對健康挑戰、推動醫改方面, 中醫藥到底能有多大作為?老祖宗的智慧如何綻放新的光彩?

換個思路應對慢性病

一項調查顯示, 近年來, 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代謝性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慢性疾病, 已成為我國現階段發病率較高的健康殺手。 慢性病患者呈現人數快速攀升、發病年齡明顯提前的趨勢。

慢性病患者一旦患病, 即需終身治療, 導致醫療費用急劇上漲。 據世界銀行評估, 2005年~2015年心血管疾病、卒中和糖尿病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達5500億美元, 給國家和政府帶來沉重負擔。

“中醫藥對於遏制醫療費用飆升、減輕醫療負擔具有明顯優勢。 ”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告訴記者。 在防病方面, 中醫“治未病”, 對於顯著降低慢性疾病發病率可發揮重要作用;在治病方面, 中醫療效確切, 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

舉例來說, 臨床目前採用腫瘤靶向藥物“索拉非尼”治療肝癌, 費用高達10~20萬元/例, 僅可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平均延長2.6個月, 其他多種腫瘤靶向藥物情況也大體類似, 社會和個人負擔沉重。 臨床研究表明,

中西醫綜合治療可顯著提高療效, 大幅降低醫療費用。 例如, 採用中醫扶正抗癌聯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比單純化療的中位生存期提高5.27個月, 費用僅為每天20~30元。

“慢性病帶來的健康挑戰呼喚人們對醫學理念、模式和核心價值進行深刻反思。 ”徐建光說, 現代醫學攻克重大複雜慢性病的進展迄今仍較遲緩, 很多情況下, 針對單一靶點的方法已難以適應。 而中醫學整體性、多靶點、多層次的調節作用, 就顯示出重要而獨特的價值。

“治未病”也要協同創新

醫學不僅是關於疾病的科學, 更應該是關於健康的科學。 “中醫學在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愈後防複、保健養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有效的實踐經驗。 突破重大複雜慢性病的醫學瓶頸,

需要中西醫學協同。 ”徐建光說, 對於重大複雜慢性病的不同階段、不同病理環節, 中西醫學各有優勢。 問題在於, 如何實現兩套醫學體系的溝通共用、優勢互補, 而不是各自為戰、自說自話。

2013年11月, 上海中醫藥大學牽頭, 聯合上海交大衛生政策與管理學團隊, 協同炎黃東方公司等企業組建的上海中醫健康服務協同創新中心獲上海市認定, 明確了“政府主導、社會資源參與、高校科技支撐”的模式。 新型“中醫四診儀”就是協同創新結出的果實。 中醫健康服務的傳統方法借助現代科技實現客觀化和資訊化。 “望、聞、問、切”不是百姓心目中“玄之又玄”的診斷手段, 通過儀器可以進行資料獲取和分析, 服務於家庭,

為解決社區健康服務需求大、專業人員不足的難題提供了一條途徑。 目前, 上海中醫健康服務協同創新中心正推進“中醫四診儀”在社區實現“自助健康服務”, 搜集、分析、評估、追蹤更多健康大資料。

徐建光認為, 研發中醫健康服務的技術產品、建立相應的規範和標準, 需要多學科協同。 創新體制機制, 才能實現從專家到醫療機構多層面的真正融合和協作, 逐步形成完整的技術支撐體系。 記者瞭解到, 對接國家、上海對中醫健康服務的定位和要求, 上海中醫健康服務協同創新中心現已形成33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專利, 一些專利還進入了俄羅斯、美國和韓國, 另獲軟體著作權登記4項。

發掘中醫藥的健康服務功能

在上海中醫藥大學,

記者注意到, 學校近年來一直在進行適合社區中醫健康管理和服務需要的專業人才培養探索。 2013年, 中醫全科醫學和中醫工程學兩個學科被批准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學校還提出實施“卓越中醫藥教育建設”, 開展相應的課程體系改革, 增加“中醫人文與社會”“中醫早期介入社區臨床關懷”“治未病預防醫學”“健康促進”等實踐和研究模組, 先後在上海11個區縣的社區建立“大學生健康服務”固定服務點, 開展200多項基於社區的健康服務研究專案。

“我們希望培養更多中醫健康服務適用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綜合性全科人才, 健全社區衛生網路。 ”徐建光說, “推進中醫健康服務, 需要高校、醫療機構、社會的共同努力, 包括理念的轉變、技術的支撐、人才的儲備等等,現在才剛剛邁出第一步。”

包括理念的轉變、技術的支撐、人才的儲備等等,現在才剛剛邁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