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科學家發現蛋白酶受體缺失是胃癌的元兇

文章導讀

附屬醫院合作, 採用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臨床病理學研究技術發現胃粘膜損傷修復的中 介――PAR4受體在胃癌病人中顯著性下降, 其缺失與胃癌的淋巴結轉移、低分化程度相關;PAR4受體基因啟動區超甲基化是引起該受體表達缺失的主要原 因, 揭示不良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等在胃癌發生中的重要致病誘因。 科研人員表示, 上述結果為深入解析人胃粘膜保護、損傷修復和胃癌發生的生理病理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線索, 也為臨床胃癌病理進程及預後檢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記者 楊洋 張剛強)

導語:胃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治癒率雖然正在提高,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是胃癌產生的元兇, 把源頭找出來了之後, 才能有效的防止胃癌的產生。

細菌感染、壓力、不良的生活習慣……到底哪個才是導致人類患上胃癌的“元兇”?10日,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根據最新研究成果給出了答案, 該所科研人員在胃癌分子病理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發現一種蛋白酶受體的缺失才是導致胃癌的主要原因。

中國是胃癌的高發區, 每年新發現約40萬胃癌患者, 占世界胃癌發病人數的40%左右, 胃癌病人死亡率更是歐美發達國家的4-8倍。 此前, 醫學界一致認為,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生活中情緒壓力, 不良的飲食習慣, 如喜好熏烤、高鹽、辛辣食物及酗酒,

都會破壞和損傷胃粘膜, 造成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導致胃癌發生的高風險。 但具體原因並不清楚。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雲與張勇、余國宇博士等科研人員研究發現, 蛋白酶啟動受體4(PAR4受體)廣泛表達於胃粘膜中, 其在胃粘膜保護和損傷修 複、胃癌發生中的具有積極作用。 科研人員進一步與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合作, 採用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臨床病理學研究技術發現胃粘膜損傷修復的“中 介”――PAR4受體在胃癌病人中顯著性下降, 其缺失與胃癌的淋巴結轉移、低分化程度相關;PAR4受體基因啟動區超甲基化是引起該受體表達缺失的主要原 因, 揭示不良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等在胃癌發生中的重要致病誘因。

科研人員表示, 上述結果為深入解析人胃粘膜保護、損傷修復和胃癌發生的生理病理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線索, 也為臨床胃癌病理進程及預後檢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記者 楊洋 張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