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炮附子的用法用量是什麼

附子聽名字就知道是一種中藥材, 在每年的6月到8月之間進行挖取, 去掉母根個一下泥沙之後就可以進行加工了, 根據加工的方法不同, 經過後的附子有鹽附子、黑順片、白附子、炮附片、淡附片。 這個幾種加工之後的附子都可以稱作為炮附子, 所以當我們去藥房購買的時候, 如果藥方上面只寫了炮附子, 那麼人家給你拿那種都是對的, 所以, 在藥方上面一定要寫清楚是那個附子, 但是一般的藥房是沒有鹽附子的。 現在就說說炮附子的用法用量。

一、炮附子主治:

回陽救逆, 補火助陽, 逐風寒濕邪。 用於亡陽虛脫, 肢冷脈微, 陽萎, 宮冷, 心腹冷痛, 虛寒吐瀉, 陰寒水腫, 陽虛外感, 寒濕痹痛。

二、用法用量

3~15g 。 回陽救逆可用18~30g。 亦有大劑量用至30g以上者。

經方四逆湯:生附子一枚 乾薑一兩半 炙甘草二兩

破格救心湯:附子30~100~200克, 乾薑60克, 甘草60克, 高麗參10~30克,山萸淨肉60~120克, 生龍骨牡蠣粉,

活磁石粉各30克, 麝香0.3-0.5克。

三、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不宜與半夏、瓜蔞、天花粉、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且需要根據自己的詳細情況用藥, 適當用量, 過猶不及, 因附子含有毒性成分烏頭堿, 主要對心肌、迷走神經、末梢神經又興奮麻痹作用, 中毒症狀如舌尖麻木、肢體麻木,

有蟻走感, 頭暈、視力模糊, 噁心, 嘔吐等, 最嚴重至危及生命。

陰虛陽盛, 真熱假寒及孕婦均禁服。 本品辛熱燥烈, 凡陰虛陽亢及孕婦忌用。 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 因有毒, 內服須經炮製。 若內服過量, 或炮製、煎煮方法不當, 可引起中毒。

①《本草經集注》:地膽為之使。 惡蜈蚣。 畏防風、甘草、黃芪、人參、烏韭、大豆。

②《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③《綱目》:畏綠豆、烏韭、童溲、犀角。 忌豉汁、稷米。 得蜀椒、食鹽, 下達命門。

④《本草匯言》:若病陰虛內熱或陽極似陰之證, 誤用之, 禍不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