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六步搞定兒童食物過敏!

食物不良反應(Food adverse reaction)是指在進食某種食物後所發生的異常臨床反應。 食物中毒、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等都屬於食物不良反應。 食物過敏(Food allergy)是免疫機制介導的食物不良反應。 全球兒童食物過敏的患病率為6%~8%, 成人患病率是3.5%~4%。

一、食物不良反應和食物過敏

食物不良反應(Food adverse reaction)是指在進食某種食物後所發生的異常臨床反應。 食物中毒、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等都屬於食物不良反應。 下面一圖說明三者之間的關係:

從上圖可以看到, 食物過敏(Food allergy)是免疫機制介導的食物不良反應。 全球兒童食物過敏的患病率為6%~8%, 成人患病率是3.5%~4%。 可以分為速髮型(約43%)、遲髮型(約45%)和混合型(約12%), 其中速髮型是IgE介導(體液免疫)的, 常在2小時以內發病;遲髮型是細胞免疫介導, 大於2小時, 甚至數天之後。

二、食物過敏的臨床表現

靶器官臨床表現

消化道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胃食管返流、便秘等。

呼吸道咳嗽、喘息、憋氣、呼吸困難等。

皮膚皮膚瘙癢、紅斑、風團、水腫和濕疹等。

其他嚴重食物過敏甚至會出現過敏性休克, 導致死亡。

三、食物過敏與濕疹

食物過敏與濕疹的相關性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 食物過敏與濕疹的關係可以形象比喻為“雞生蛋蛋生雞”問題, 即食物過敏可以導致濕疹發生, 而濕疹發生又可以呈現出食物過敏相關症狀。 1915年Schloss研究發現濕疹患兒避食敏感食物會使其臨床症狀得到明顯改善, 由此食物過敏在濕疹發病中的作用開始得到重視。 全球兒童食物過敏的患病率大約為6%~8%, 而濕疹患兒的食物過敏患病率高達40%, 明顯高於其他兒童, 因此食物過敏在兒童濕疹中極為常見。 1985年到2004年濕疹中食物過敏的發病率:

大約1/3到2/3濕疹患兒存在食物過敏:

但並不是說所有濕疹的患兒都會出現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與患兒的年齡和疾病的嚴重性有關, 年齡越小、疾病越嚴重, 食物過敏的可能性越大。 那麼什麼情況下需要查找過敏原呢?主要有以下情況:

3歲以內嬰幼兒;

中到重度難以控制的濕疹;

尤其是當患兒合併以下症狀時:速發反應、有消化道症狀和生長發育遲緩。

值得提醒的是, 輕度濕疹患兒, 尤其是年長兒, 除非既往有可疑食物過敏史, 否則不需要花大量時間和金錢查找食物過敏原。 這些患兒外用糖皮質激素和潤膚劑可能比飲食回避更加有效。

四、主要的食物過敏原

90%以上的食物過敏由以下8類食物引起:牛奶、大豆、雞蛋、小麥、花生、魚、堅果、甲殼類海鮮(蝦、蟹、貝類等),

其中牛奶、大豆、雞蛋、小麥占85%。

五、食物過敏的診斷

主要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診斷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常用的體內實驗包括皮膚點刺(SPT)、特應性皮膚斑貼試驗(APT)、口服食物激發試驗(OFC), 體外試驗主要是血清特異性IgE抗體的檢測(sIgE)。

六、食物過敏的治療

首先是嚴格回避過敏的食物, 必要時可以給予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等對症治療。 以牛奶蛋白過敏為例, 應該嚴格回避乳製品, 包括牛奶、奶粉、優酪乳、蛋糕、霜淇淋、奶糖等, 應選擇牛奶替代品, 牛奶替代品需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無過敏原性或低過敏原性;二是營養充分, 滿足患兒生長發育需求。 牛奶替代品主要包括低敏配方牛奶奶粉、大豆配方奶粉、羊奶配方奶粉,

其中低敏配方牛奶奶粉包括部分水解配方奶粉、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和氨基酸奶粉。 不同低敏配方牛奶奶粉蛋白質片段與其抗原性:

部分水解蛋白主要由較長肽鏈構成, 比完整牛奶蛋白抗原性低, 但仍具有抗原性, 因此許多食物過敏患兒不能耐受部分水解蛋白的奶粉, 使用該奶粉餵養仍然會出現症狀, 因此部分水解蛋白奶粉主要用於預防。 深度水解蛋白可以適用大部分牛奶蛋白過敏的患兒, 僅有不到10%患兒依然不能耐受, 這時候可能需要使用游離氨基酸奶粉。 所以牛奶蛋白過敏患兒主要選擇的奶粉包括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游離氨基酸奶粉和大豆配方奶粉。 但由於大豆配方奶粉仍具有較高的抗原性,

是主要的致敏食物之一, 且為植物蛋白, 吸收不如動物蛋白。 因此, 歐洲指南建議, 首選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EHF)(特別是

當醫院不能採用有效的體外試驗來診斷食物過敏又懷疑患兒食物過敏時, 可以採用診斷性飲食回避。 具體方法為:讓患兒或哺乳期母親嚴格回避可疑食物2~4周, 如果患兒的臨床症狀得到明顯改善, 則高度懷疑對此種食物過敏, 可以讓患兒繼續回避下午, 半年或一年後複查。 如果臨床症狀沒有明顯改善, 則可能與該種食物沒有關係, 可以繼續食用。

但是應注意以下問題:1.用於診斷是, 飲食回避時間一般為2-4周即可, 最長不要超過6周, 否則容易增加營養不良的風險;

2.回避要完全;

3.替代品不能出現過敏反應,同時要營養充分,可以滿足患兒的營養需求。患兒對某些事物過敏,並非這些事物終身不能服用,如牛奶、雞蛋、小麥及大豆過敏等患兒,80%到學齡期會改善,但如果是對花生、堅果、魚和有殼海鮮過敏只有20%左右到學齡期會明顯改善,大部分患兒可能持續終身。絕大部分事物過敏患兒有自限性,到學齡期會逐漸緩解,但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治療。嬰幼兒期事物過敏會出現皮膚、消化和呼吸等等不適,少數患兒甚至會影響正常生長發育和心理發育。

3.替代品不能出現過敏反應,同時要營養充分,可以滿足患兒的營養需求。患兒對某些事物過敏,並非這些事物終身不能服用,如牛奶、雞蛋、小麥及大豆過敏等患兒,80%到學齡期會改善,但如果是對花生、堅果、魚和有殼海鮮過敏只有20%左右到學齡期會明顯改善,大部分患兒可能持續終身。絕大部分事物過敏患兒有自限性,到學齡期會逐漸緩解,但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治療。嬰幼兒期事物過敏會出現皮膚、消化和呼吸等等不適,少數患兒甚至會影響正常生長發育和心理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