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馬蹄荷根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Mǎ Tí Hé Gēn

【來源】

藥材基源:為金縷梅科植物馬蹄荷Exburklandiapopulnea(R.Br.exGriff.)R.W.Brown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xburklandia populnea(R.Br.exGriff.)R.W.Brown[Symingtonia populnea(R.Br.)Steenis]

【原形態】馬蹄荷 喬木, 高20m。 小枝被短柔毛, 節膨大。 葉互生;葉柄長3-6cm;托葉橢圓形或倒卵形, 長2-3cm, 寬1-2cm, 有明顯的脈紋;葉片革質, 闊卵圓形, 嫩葉有掌狀3淺裂, 長10-17cm, 寬9-13cm, 先端銳尖, 基部心形, 或偶為闊楔形, 全緣, 上面深綠色, 發亮, 掌狀脈5-7條, 網脈明顯。 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排成總狀, 有花8-12朵;花兩性或單性;萼齒不明顯, 鱗片狀;花瓣2-5, 線形, 長2-3mm, 或不明顯;雄蕊10-14, 長約5mm;子房半下位, 被黃褐色柔毛, 2室, 每室有胚珠3個, 花柱長3-4mm。 頭狀果序直徑約2cm, 有蒴果8-12個;蒴果橢圓形, 長7-9mm,

直徑為5-6mm, 上半部2片開裂, 果皮表面平滑。 種子具窄翅。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約1300m的山地密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廣西、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酸;溫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 主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