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體檢前能吃東西嗎?

體檢一般安排在早上, 而且很多體檢專案會被要求空腹體檢。 嚴格的空腹體檢不僅是不能吃早餐, 甚至頭天晚上夜宵也是不能吃的, 連白開水能不能喝都要問清醫生後才能飲用。 所以如果有需要做體檢的, 一定要在體檢前問清醫生對體檢的安排和要求。

哪些檢查需要空腹

常見的, 需要空腹做的檢查有:鋇餐、胃腸鏡、胰腺超聲、膽囊相關檢查、血糖血脂檢測、肝功能檢查。

有些檢查, 如喉鏡、胃鏡、支氣管鏡、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等, 會要求空腹。

某些需要注射造影劑的影像學檢查, 如增強 CT、增強磁共振, 也建議最好空腹。

為什麼要空腹

1. 影響觀察

做鋇餐時, 如果有食物存在, 會顯示為一塊突出於消化道表面的黑影, 影響醫生的判斷。

胃鏡腸鏡等同樣, 未消化的食物會成為鏡頭前進的障礙, 也會遮擋醫生觀察的視野。

檢查胰腺一般採用超聲進行檢查。

胰腺位於腸道的後方, 腹腔的中部, 既不能從背後觀察, 也不貼近肚皮。 而超聲檢查需要透過肚皮、腸道, 才能抵達胰腺。

進食以後, 會有不少空氣隨著食物一同咽下, 食物和空氣會阻擋超聲波前進, 損耗太多的話, 聲波會無法穿過腸道抵達背側, 也干擾了胰腺的觀察。

而對於膽囊檢查來說, 在進食後, 膽囊為了分泌出膽汁, 會收縮, 變得難以觀察。

故以上檢查, 需要空腹。

2. 干擾正常結果

食物裡的成分, 會引起血液成分的改變, 從而干擾一些生化指標的水準, 不能準確反映被檢查者的身體狀況。

比如血糖、血脂這類指標,

在進食後必然會升高。

而胰島素等一些指標, 會因為進食引起波動, 干擾檢查結果。

做肝功檢查前, 也要保證空腹。

3. 避免發生危險

在咽喉處, 氣管和食管緊緊相鄰。 如果吃了東西, 嘔吐物從胃到達口腔, 有機會被誤吸入氣管, 引起嗆咳甚至窒息, 很危險。

喉鏡、胃鏡、支氣管鏡、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等檢查, 會刺激到咽喉部, 可能引起噁心嘔吐反射, 為了避免危險, 要求空腹檢查。

手術麻醉前空腹, 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防止胃內容物反流、嘔吐, 進入氣管。

此外, 一些影像學檢查, 如增強 CT、增強磁共振, 需要注射造影劑, 造影劑可能發生過敏繼而引發嘔吐, 安全起見, 也建議最好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