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兒心臟缺損的臨床表現

小兒心臟缺損是小兒比較常見的一種先天性疾病, 如果治療較及時, 還是有可能治癒的。 心臟缺陷要比先天性心臟病要好的多, 而且隨著進代醫學的進步, 只要早期診斷, 早點診療, 治癒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那麼, 小兒心臟缺損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讓我們通過下文來瞭解一下吧!

心臟室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缺損口徑較小、分流量較少者, 一般無明顯症狀。 缺損較大、分流量較多者, 可有發育障礙, 活動後心悸、氣急, 反復出現肺部感染, 嚴重時可出現呼吸窘迫和左心衰竭等症狀。 當產生輕度至中度肺動脈高壓、左至右分流量相應減少時, 肺部感染等情況見減輕, 但心悸、氣急和活動受限等症狀仍存在, 或更形明顯。 重度肺動脈高壓、產生雙向或反向(右至左)分流時, 出現紫紺, 即所謂艾森曼格綜合征, 體力活動和肺部感染時紫紺加重。 最終發生右心衰竭。

檢時, 缺損口徑較大者, 一般發育較差, 較瘦小。 晚期心臟室間隔缺損病例, 可見唇、指紫紺, 嚴重時可有仟狀指(趾), 以及肝臟腫大、下肢浮腫等右心衰竭表現。 分流量較大的心臟室間隔缺損病人, 可見心前區搏動增強, 該處胸壁前隆, 叩診時心濁音界擴大。

看了上文, 相信你已經知道小兒心臟缺損的臨床表現有哪些了吧!家長們要明白小額心臟缺損的危害, 瞭解其症狀, 如果寶寶出現不正常的情況, 應及時送往正規醫院診治。 還有, 媽媽們在生寶寶時, 最好定期去檢查寶寶是否正常, 是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