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薏苡仁丸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 那麼你知道薏苡仁丸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 薏苡仁1兩, 石斛(用細者, 去根淨, 洗, 細銼)3分, 附子半兩(炮, 去皮臍), 牛膝(酒浸, 水洗, 焙乾)3分, 生幹地黃3分, 柏子仁(研)半兩, 人參(去蘆)半兩, 枳殼半兩, 細辛(去葉)半兩, 川芎(洗)半兩, 當歸(洗, 去蘆, 焙乾)半兩, 甘草(炙)。

【制法】 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悲哀煩惱傷肝氣, 至兩脅骨疼痛, 筋脈緊急, 腰腳重滯, 兩股筋急, 兩脅牽痛, 四肢不能舉, 漸漸脊膂攣急, 手足枯悴。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 食前酒送下, 日3次。 丸子可食前, 煮散食後, 相兼服為佳。

【摘錄】 《本事》卷七

【處方】 薏苡仁半兩, 茵芋(去梗, 銼, 炒)半兩, 白芍藥半兩, 牛膝(洗, 銼, 焙, 酒浸1宿, 再焙)半兩, 川芎(洗)半兩, 丹參(去蘆)半兩, 防風(去叉股)半兩, 獨活(黃色如鬼眼者, 去蘆, 洗, 焙)半兩, 側子1枚(炮, 去皮臍), 熟幹地黃(酒灑, 9蒸, 9曬, 焙)1兩, 桂心(不見火)1兩, 橘皮1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腳氣。 腰腳走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 食前酒送下, 日3次;木瓜湯下亦得。

【摘錄】 《本事》卷四

【處方】 薏苡仁1兩, 天雄1兩(炮裂, 去皮臍), 仙靈脾1兩, 生幹地黃1兩, 檳榔1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羌活半兩, 石斛半兩(去根, 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 去瓤), 五加皮半兩(銼), 桂心半兩, 赤芍藥半兩, 牛膝3分(去苗),

當歸3分。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腳氣, 筋脈痹攣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 食前用淡竹瀝、生地黃汁各1合, 酒1小盞, 和暖送下。

【摘錄】 《聖惠》卷四十五

【處方】 薏苡仁10錢, 大黃5錢, 土茯苓2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小兒頭瘡, 胎毒;大人諸瘡。

【用法用量】 每服1丸, 日3次。

【摘錄】 《家塾方》

【處方】 薏苡仁2兩, 天雄1兩(炮裂, 去皮臍), 威靈仙1兩, 漢防己1兩, 檳榔1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羌活半兩, 石斛半兩(去根節),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 去瓤), 五加皮半兩, 桂心半兩, 赤芍藥半兩, 牛膝1分(去苗), 當歸3分, 赤茯苓半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腲退風。 體虛, 風邪所攻, 肌肉腫滿, 腰腳無力, 骨節緩弱, 四肢濕痹。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 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三

【別名】 薏苡丸、薏苡丹

【處方】 薏苡仁1兩(湯浸, 洗淨, 去皮), 當歸(去蘆)1兩(洗, 焙乾), 秦艽(去苗)1兩, 防風(去蘆叉枝)1兩, 羌活(去蘆)1兩, 酸棗仁(去皮)1兩。

【制法】 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小兒手拳不能展開。 稟受肝氣虛弱致兩膝攣縮, 兩手伸展無力。

【用法用量】 薏苡丸(《得效》卷十二)、薏苡丹(《普濟方》卷四○一引《古方妙選》)。 《奇效良方》有牡丹皮, 無秦艽。

【摘錄】 《衛生總微》卷十九

【處方】 薏苡仁2兩, 乾薑(炮裂)1兩, 吳茱萸(湯浸7遍, 焙乾, 微炒)1兩, 附子(炮裂, 去皮臍)1兩, 大黃(銼, 炒)1兩, 芍藥1兩, 黃芩(去黑心)半兩, 生幹地黃(微炒)半兩, 當歸(微炒)半兩, 桂(去粗皮)半兩, 白術半兩, 蜀椒(去目並合口者, 炒出汗)1兩, 人參1兩, 石韋(去毛, 微炙)1兩, 桃仁(湯浸, 去皮尖雙仁,

麩炒黃色)30枚。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月水不利。 胸脅痞滿, 臍腹刺痛, 手足煩熱。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溫酒送下, 日3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發現薏苡仁丸的好不僅體現在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效果上, 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從古至今都受人推崇, 養生效果真的超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