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治療四肢關節疼痛方法匯總

痹證是指人體機表、經絡因感受風、寒、濕、熱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及肌肉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 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症的一類病證。 臨床上有漸進性或反復發作性的特點。 主要病機是氣血痹阻不通, 筋脈關節失於濡養所致。

痹症分為很多種, 中醫把痹症分為如下幾類:

(1)行痹:症見肢體關節、肌肉疼痛酸楚, 其疼痛呈遊走性, 不局限於一處, 關節屈伸不便, 多見於上肢、肩、背。

(2)痛痹:症見肢體關節肌肉疼痛劇烈, 甚則如刀割針紮, 逢寒則加劇, 得熱則痛緩, 痛處較為固定, 日輕夜重, 關節不可屈伸, 痛處不紅不熱,

常有冷感。

(3)著痹:症見肢體關節肌肉疼痛, 痛處較為固定, 且有明顯的重著感, 肌肉麻木不仁, 或患處表現為腫脹, 行動不靈便, 得熱得按則痛可稍緩。

(4)熱痹:症見肢體關節疼痛, 痛處灼紅灼熱, 腫脹疼痛劇烈, 筋脈拘急, 手不可近, 更難於下床活動, 日輕夜重。 患者多兼有發熱、口渴、心煩、喜冷惡熱等症狀。

(5)頑痹:症見痹症歷時較長, 反復發作, 骨節僵硬變形, 關節附近呈黯黑色, 疼痛劇烈, 停著不移, 不可屈伸, 或疼痛麻木。 關節或紅腫疼痛, 兼見發熱而渴, 尿短赤;或關節冰涼, 遇氣交之變、寒冷季節而痛劇, 得熱而安。

(6)氣血虛痹:症見痹症日久不愈, 骨節酸痛, 時輕時重, 而以屈伸時為甚, 或筋肉時有驚掣跳動。 面黃少華, 心跳乏力, 短氣, 自汗,

肌肉瘦削, 食少, 便溏。

(7)陽虛痹:症見痹症日久不愈, 骨節疼痛, 關節僵硬變形, 冷感明顯, 筋肉萎縮;面色淡白無華, 形寒肢冷, 彎腰馱背, 腰膝酸軟, 尿多便溏, 或五更瀉。

(8)陰虛痹:症見日久不愈, 骨節疼痛, 筋脈拘急牽引, 往往在運動時加劇;形疲無力, 煩躁, 盜汗, 頭暈耳鳴, 面赤火升, 或持續低燒, 日晡潮熱, 腰酸膝軟無力, 關節或見紅腫灼熱, 或變形, 不可屈伸, 日輕夜重。 口幹心煩。

中醫治療痹症:

一、散風宣痹法

即用疏散風邪的方藥來治療由於風邪外襲, 邪留肌表、經絡所致痹證的方法。 主要用來治療行痹。 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竄痛為特點, 可伴有惡風發熱等表證。 脈象多浮, 舌苔正常。 常用方劑有防風湯, 獨活寄生湯。 常用中藥如虎骨、白花蛇、獨活、羌活、防風。

二、祛寒通痹法

即用藥性溫熱, 能祛除寒邪的方藥來治療由於寒邪外襲, 或素體陽虛、寒邪乘虛深入所致痹證的方法。 主要用來治療痛痹。 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劇痛, 痛處固定為特點自覺局部發涼或觸之冰冷, 得溫痛減, 遇寒痛增。 脈象多弦或緊或遲, 舌體胖大, 舌苔薄白或白潤。 常用方劑有烏頭湯, 麻附子細辛湯, 當歸四逆湯。 常用中藥如桂枝、麻黃、附子烏頭、細辛。

三、除濕蠲痹法

即用具有除濕作用的方藥來治療以濕邪為主所致之痹證的方法。 主要用來治療著痹。 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疼痛重著, 痛有定處為特點。 脈象濡緩或滑, 舌胖有齒痕, 苔白或白膩或水滑。 常用方劑有薏苡仁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常用中藥如薏苡仁、防已、蒼術、威靈仙、萆解、蠶砂。

四、清熱散痹法

即用除熱燥濕、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方藥來治療熱邪為主所致痹證的方法。 主要用來治療熱痹, 當其它諸痹在邪郁化熱時也可配合使用。 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煩痛, 局部紅腫灼熱為特點。 痛處遊走, 痛不可及, 尤如刀割, 不能屈伸, 得冷則舒。 脈多滑數, 舌質或紅, 舌苔黃或黃厚膩。 常用方劑有白虎加桂枝湯, 二妙散, 三妙丸, 宣痹湯。 常用中藥如生石膏、知母、蒼術、黃柏、防已、薏苡仁、金銀藤、生地、亦芍、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