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哪種山藥最有營養價值呢?

山藥是我們日常比較常見的食材, 很多人喜愛吃山藥, 山藥不但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 還可以做藥用, 山藥比較滋補人體, 含有豐富的高蛋白, 還有無機鹽以及維生素, 糖類等營養元素, 對於胃不好的人可以吃山藥來養胃, 哪種山藥最有營養價值呢?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吧。

一.山藥的功效

1、補益強身。 平時體虛之人。 山藥補而不熱, 溫而不燥, 最適合老年人需要, 常吃有益無害, 每天吃山藥100克左右, 連續吃1~2個月。

2、潤膚祛燥。 山藥能生津潤燥, 有滋養皮膚、毛髮的功能, 故有美容作用。 秋季皮膚極易乾燥, 使人毛髮枯槁, 容顏失華, 因此多吃山藥, 能潤澤皮膚和毛髮。 可以用山藥500克煮粥, 早晚常喝。

3、補肺潤燥。 久病虛損的慢性咳嗽, 可以吃山藥調洽。 山藥是天然補肺潤燥之品, 在臨床上是治療肺虛久咳、虛喘的濟世良藥, 每天250克左右, 緩以圖功。

4、調養脾胃。 有些脾胃虛弱的人,

常常出現食少腹脹、少氣懶言、大便稀溏、肢體倦怠等症狀。 薏米(薏苡仁)10克, 山藥10克(鮮山藥50克), 大米100克, 水適量煮成粥;或山藥500克, 河魚一條(約250克, 去雜洗淨), 加適量的鹽、酒、薑、蔥等調料一起煮湯。 適用於脾虛所致的腹脹、泄瀉。

5、澀精止尿。 遺精、尿頻都是腎虛所致,

山藥補脾的同時, 還能補腎, 提前吃點山藥, 可以防患於未然。 吃法簡單, 不拘量, 常服之。

二.山藥怎麼做有營養?

1、山藥小米粥

材料:小米50克, 山藥80克, 枸杞3克, 麥片適量。

做法:先將小米洗淨, 山藥去皮、切段。 把山藥和小米一起倒入燒開的水中, 煮二十分鐘。 再將枸杞泡發, 然後打碎, 放入鍋裡, 加一些麥片, 煮開即可食用。

功效:補充人體所需蛋白質與氨基酸, 補腎補血, 健脾胃。

2、醋溜山藥

材料:山藥半根, 酒釀辣椒三到五顆, 大蒜、蔥花、老陳醋適量。

做法:山藥切條, 大蒜和辣椒切丁。 先起油鍋, 放大蒜和辣椒爆香, 再放山藥炒, 然後加生抽、陳醋、料酒, 起鍋前加鹽加味精, 裝盤後撒蔥花。

3、紅棗山藥湯

材料:山藥、紅棗、桂圓、蓮心適量

做法:山藥去皮切塊。 先煮蓮心和紅棗, 蓮心酥後放入桂圓、山藥, 小火煮15分鐘。

功效:美容養顏、健脾益胃, 助消化, 降血脂。

4、白蘿蔔山藥粥

材料:山藥50克, 白蘿蔔100克, 大米100克, 香菜末、鹽、雞精、香油適量。

做法:將鍋中水燒開後放入大米, 小火煮到八成熟, 再把山藥、白蘿蔔切丁後放入鍋中煮熟,

最後加鹽與雞精調味, 撒香菜末, 淋香油。

功效:健脾養胃, 治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久瀉不愈等。 飲食常識

5、拔絲山藥

材料:山藥200克, 芝麻5克, 白糖75克。

做法:山藥切塊, 放入溫油鍋炸至淺黃色後撈出, 將油倒掉, 把白糖用小火炒成冰糖色, 再放山藥一起炒勻, 撒芝麻。 食用前將山藥放入冷開水中蘸一下再吃。

6、山藥紅薯羹

材料:山藥一根, 紅薯一個, 紅豆一勺, 冰糖一小塊, 桂花少許。

做法:先將山藥、紅薯切塊, 再將已煮熟的紅豆與山藥、紅薯一同下鍋, 加大半清水煮沸後調至小火, 加入冰糖後再煮三四十分鐘, 最後撒上桂花即可。

功效:補虛益氣、清熱解毒, 健脾養胃, 強陰補腎。

三.山藥的藥理作用

1.山藥具有刺激小腸運動、促進腸道內容物排空作用,

能抑制胃排空運動及腸道推進運動, 並能拮抗離體回腸直性收縮, 增強小腸吸收功能。

2.山藥有降血糖作用。

3.山藥能增加小鼠脾臟重量,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4.山藥具有極顯著的常壓耐缺氧能力。

5.山藥具有較好的延緩衰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