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準媽媽做胎心監護的好處

有的是高齡產婦或是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媽媽們, 懷寶寶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如果不及時發現會導致流產或是孩子出現畸形等問題。

胎心監護的內容及作用?

胎兒心率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調節, 通過信號描記瞬間的胎心變化所形成的監護圖形的曲線, 可以了解胎動時、宮縮時胎心的反應, 以推測宮內胎兒有無缺氧。 胎心監護上主要是兩條線, 上面一條是胎心率, 正常情況下波動在120-160之間, 一般基礎心率線表現為一條波形直線, 出現胎動時心率會上升, 出現一個向上突起的曲線,

胎動結束后會慢慢下降, 胎動計數》30次/12小時為正常, 《 10次每12小時提示胎兒缺氧。 下面一條表示宮內壓力, 只要在宮縮時會增高, 隨后會保持20mmHg左右。

哪些媽媽需要做胎心監護?

所有孕婦在36周后都會進行胎心監護, 但如果你有以下情況之一, 那么胎心監護對你來說就可能會格外重要:

1、有糖尿病, 并且在進行胰島素治療。 高血壓或有其他疾病可能會影響你孕期的健康。

2、胎兒比較小, 或者發育不正常。

3、胎兒比平時胎動少了。

4、羊水過多或羊水過少。

5、做過胎兒外倒轉術等來糾正胎位, 或者在孕晚期做過羊水穿刺。 做過羊水穿刺后, 醫生會建議你做胎心監護, 以確定你的寶寶狀況良好。

6、已經過了預產期, 醫生想看看寶寶在你的肚子里狀況怎么樣。

7、以前曾經在孕晚期出現過胎死宮內, 或者造成上次流產的問題在這次懷孕中有可能再次出現。 這種情況下, 醫生可能會建議你從懷孕28周就開始做胎心監護。

什么時候開始做胎心監護?

在中國的大部分城市, 如果你孕期一切正常, 那么醫生通常會建議從你懷孕第36周開始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 但如果你有妊娠并發癥, 可能根據情況從懷孕第28~30周就要開始做胎心監護了。

滿九個月后的常規胎心監護是一周一次, 每次必須連續二十分鐘無間斷的監聽。

胎心監護是怎樣的?

做胎心監護前, 可以吃點東西, 這樣可以刺激胎兒動得更多。 雖然沒有證據表明吃東西真的有效, 但也沒什么壞處。 做之前最好去趟洗手間,

因為最長可能要在胎心監護儀旁待上40分鐘。

做胎心監護時, 最好左側位躺著, 還可以在背后墊個靠背。 在一些醫院里, 孕婦會坐靠在椅子上做胎心監護, 和你坐在躺椅上的姿勢差不多。 胎心監護操作人員會把兩個小圓餅形狀的小設備綁在你的肚子上。 這兩個小圓餅, 一個用來監測寶寶的心跳, 另一個記錄你的宮縮情況。 有時, 操作人員還可能會讓你在感覺到寶寶動了時, 按一下按鈕。 每次胎心監護通常會持續20~40分鐘。 操作人員可以聽到胎兒的心跳, 還能在一個電子屏幕上看到胎兒的心跳情況, 同時, 胎心監護儀還會把宮縮情況記錄在紙上。

如果你的寶寶沒有動, 可能是因為他在睡覺呢。 你可以喝點兒水或果汁,

讓他動起來。 操作人員也可能會輕輕推揉你的整個肚皮, 碰碰小寶寶, 讓他醒過來。

準媽媽們千萬不要小視胎心監護的重要性, 畢竟這項檢查能幫助媽媽及時發現寶寶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