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如何選擇健康的鞋子

文章導讀

對於鞋子的選擇是相當的重要的, 它不像衣服大點也能穿, 小點也不錯, 但是鞋子如果大了穿上就會往出跑腳, 如果小了就會夾的腳疼, 所以選擇舒服的鞋子是相當的重要的, 那我們要如何選擇健康的鞋子。

如何選擇健康的鞋子, 選擇舒服的鞋子才能讓我們正常的走路, 才能不至於讓我們的腳受罪。 為了我們的腳的健康, 關於鞋子的選擇我們就來聽聽專家們是怎麼來給我們講解的,

勾心軟容易崴腳。 皮鞋(平底鞋與坡跟鞋除外)腳心部位的外底與中底之間安有一根鋼勾心, 它是連接後跟和前掌的脊樑, 支撐並保持著鞋的整體形狀, 有穩定鞋跟的作用。 不合格的勾心會造成皮鞋整體變形, 鞋跟向四周歪斜, 導致走路不穩, 嚴重時甚至崴腳、摔倒。 中日友好醫院骨科首席專家李子榮告訴《生命時報》記者, 品質好的鞋可以給予足弓比較好的支撐,

不會損壞足弓的生理功能。 但是, 如果穿勾心處長期沒有足夠支撐、跟過高或前足過緊的鞋, 就有可能造成足弓塌陷, 導致一走路就疼, 容易長繭, 甚至拇趾外翻。 一般來說鞋子中段韌度適中不易崴腳。 挑鞋時, 可以用手使勁按壓鞋內腳心部位, 不軟、不變形為好, 也可以用手扭轉鞋, 扭不動或可以扭成“麻花”狀都不行。 試穿時, 可將雙腳向左右兩側翻一翻來測試鞋子的穩定度, 如果腳很容易翻過去, 就容易崴腳, 建議不要購買。

腳後跟接縫最磨腳。 中國皮革和制鞋研究院戚曉燕研究員告訴記者, 磨腳的部位主要在腳後跟接縫處及鞋頭處。 新鞋過小或皮子偏硬, 都容易磨腳, 長期穿著容易導致雞眼、甲溝炎、拇趾外翻等疾病。

因此, 應該儘量買羊皮等軟皮鞋;鞋子後跟處如果有接縫, 要仔細檢查線頭、皮質有無凸出的地方;至少試穿十幾分鐘, 來回走動一下, 再做決定。 如果不慎買到了磨腳的鞋子, 可以將一塊濕紙巾晾乾, 再用白酒浸透, 固定在磨腳處放置一晚;如果鞋子邊緣部位磨腳, 可用濕毛巾捂幾分鐘, 使其潮濕變軟, 然後拿玻璃瓶等圓柱形物體用力擀壓幾遍;如果新鞋因太小而夾腳, 不妨用濕毛巾捂濕, 再用鞋楔撐大, 穿起來就順腳了。

人造革鞋捂出腳氣。 人造革鞋不僅透氣性、耐滑性差, 而且低溫容易變硬, 導致出現腳汗、腳臭、不合腳等問題。 專家建議, 儘量不要選購人造革、尼龍、塑膠等材質的鞋, 它們透氣性差, 容易使腳部感染細菌和真菌,

引起腳氣, 最好選購真皮鞋和布鞋。 那麼, 如何分辨真皮和人造皮呢?首先, 檢查鞋盒上有無標注鞋幫材質, 按照國家規定, 鞋盒上應該在明顯位置標注鞋幫材料(何種天然革、二層革或合成革、人造革等);第二, 仔細觀察皮革表面, 真皮革面有較清晰的毛孔、花紋;第三, 用手捂一會兒皮子, 真皮皮革手感豐滿、滑爽, 人造革和合成革用手捂的時間稍長, 就會有潮濕、黏手的感覺;第四, 用手摸縫合處, 真皮縫合線是鼓出來的, 而革的縫合線是凹下去的, 並且在皮子連接處, 真皮的縫線比較密(為每釐米5—6針), 而人造皮的縫線如果太密容易拉爛, 所以一般較稀疏;最後, 可用手指從皮革裡側用力向外頂, 皮紋變細嫩光亮的是真皮,
無變化的或變灰暗的為合成革。

鞋底花紋淺容易摔跤。 鞋底材質有很多種, 其中, 橡膠底柔軟、彈性好、防滑減震, 但稍重;塑膠底耐磨, 但不防滑、耐寒性差;泡沫底彈性好, 也比較適合腳的形狀, 但很滑, 容易摔跤, 老人和孕婦最好不要穿。 選購時要注意檢查鞋底是否平整, 花紋是否清晰, 如果花紋淺或鞋底材質不耐磨, 穿久了就容易滑倒;用指甲輕壓鞋底, 應有彈性, 不能過軟或過硬, 否則容易損傷足部。

有的人會認為只要是選擇軟和的鞋子就不會傷到腳, 而且穿起來也很舒服一些, 可是通過上面的專家給我們的如何選擇健康的鞋子介紹當中, 說過軟的鞋子也是容易傷到腳的, 這一點請大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