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年底警惕“年關焦慮症”

想從16樓跳下去的是位大學預科生。 父母在他高中畢業時, 籌了幾十萬元, 送他到加拿大留學。 這位嬌寶寶, 極難適應異國生活。 因物價太高, 同學們都到機場幫人搬行李, 貼補點生活費, 他因實在受不了那份苦, 僅僅去了一次;他吃不慣西餐, 但外出吃中餐, 價太高, 吃不起, 在家裡自己做, 房東又因有油煙, 不允許。 好不容易捱到聖誕放寒假, 他有了脫離苦海的藉口, 回來後, 堅決不肯再回去了。

這一句“不想回去”, 將父母震暈了, 幾十萬元錢泡湯不說, 叫他們的面子往哪擱­特別是他父親, 還準備春節期間, 帶兒子走親戚,

好好地顯擺一番呢!孩子媽出身知識份子家庭, 兄弟姐妹好幾個在國外。 而自己出身平民, 儘管工作十分努力, 發展卻並不如意, 妻子動不動就說自己是“下嫁”, 讓他抬不起頭來, 他就希望兒子出國發展, 給自己爭臉, 給家族爭臉!

但兒子卻說:“以前你們叫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我總是為你們活著, 現在我想過我自己想過的日子, 我再不想出國, 往火坑裡跳了!”父母始終喋喋不休地說: “都是為你好!”還下令:“不想回去, 也得回去!”兒子一氣, 推開窗子就要往下跳, 被拉住後大哭:“活著一點趣都沒有, 我不要活了!”嚇得父母立刻給危機干預中心撥電話, 請其進行干預。

點評:心理學認識到家族的欲望, 像是一種“債務”會代代相傳,

每一代, 總有一個人, 要為家族的利益, 犧牲掉自己的個人幸福, 成為“特定犧牲子”。 現在多是獨生子女, 他們個個自出生那天起, 就要面對振興家族的無形壓力。

要做好“特定犧牲子”, 須有三個特徵:一是有很強的欲望;二是個性獨立;三是很能吃苦耐勞。 但是我們的絕大多數父母只知道向孩子傳遞壓力, 卻並沒有讓他清楚地瞭解到自己在家族發展中的自然位置, 並沒有培養起他光宗耀祖的“使命感”, 他們只是在“都是為你好”的空洞言辭下, 讓孩子這樣, 讓孩子那樣, 讓孩子在“無形壓力”下, 失去了自我, 失去了生存的快樂, 所以個案中的那位大學預科生才會認為, 自己以前都是為父母而活著, 跳樓時會大哭:“活著一點趣也沒有!”

個案中的父母對孩子百般寵愛, 總說:“只要你好好學習, 別的什麼事都不需要你做!”而心理學則認為:家庭富裕的父母唯有不讓孩子從小就過於舒適安樂, 方能保持孩子奮鬥獨立的個性。

春節具有較強的社會整合功能, 在春節民俗活動的薰陶中, 人們體會到了個人屬於家庭, 家庭屬於地方, 而地方屬於國家, 可以增強現代人的歸宿感和認同感。 因此心理專家建議個案中的父母利用節日, 帶孩子走親訪友, 讓家庭內部的知覺與父輩們的內心體驗在他的心中積聚, 在溫暖的親情中, 讓代際間的壓力“春雨潤無聲”地向孩子傳遞, 被孩子感知, 利用家族的內部壓力, 讓孩子在成長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