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環境因素有哪些?

人們都說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 所謂的“環境”指什麼呢?很多人比較疑惑, 搞不懂都哪些算環境, 其實環境包括很多, 比如現實中的環境, 也包括人文環境等, 環境的好壞可能會影響到人的內心, 但如果人的意志力強, 自我意識比較強等是不會受到周圍環境影響, 環境因素有哪些?接下來我們來瞭解看看吧。

一、環境因素的三種狀態

在識別環境因素時, 要考慮環境因素的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和緊急狀態。

環境因素的識別不僅要考慮“正常”情況, 也要考慮如機器檢修等異常情況, 以及火災、爆炸等緊急情況。

(1)正常狀態

在日常生產條件下, 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

(2)異常狀態

在開/關機、停機檢修等可以預見的情況下產生的與正常狀態有較大不同的環境問題。 如鍋爐、發電機啟動時排汙量大;來料不純導致局部排汙劇增:工廠定期檢修清洗設備時產生高濃度廢液等。

(3)緊急狀態

如火災、洪水、爆炸、設施設備故障、大規模洩露、颱風、地震等突發情況帶來的環境因素。

對可預見的緊急情況中存在的環境因素, 應有相應的措施、計畫, 以保證其環境影響的最小化。 如一個地區每年都受到洪水的威脅, 那麼在環境因素評價時就必須對這種緊急狀態下的環境因素予以全面考慮,

並形成應急制度與辦法。

二、 環境因素的三種時態

在識別環境因素時要考慮環境因素的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和將來。

組織在識別環境因素時, 不僅要考慮“現在”的情況, 也應看到以往遺留的環境問題以及將會出現的環境問題。

(1)過去:以往遺留的環境問題或過去曾發生的環境事故等。 如工廠雖使用了全新設備, 但偶爾也使用舊設備, 如對舊設備維護不當, 其產生的廢油可能污染地下水;過去發生的化學品洩漏事件等。

(2)現在:組織現有的、現存的環境問題。

(3)將來:組織將來產生的環境問題。 如產品出廠後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產品報廢時的處置、將來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及其變更計畫中的活動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新項目引入、新產品、工藝改造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

三、環境因素的七種類型

環境因素的七種類型, 也即環境因素的七種表現形式。 進行環境因素識別時, 應考慮環境因素的七種類型。

(1)大氣排放

如鍋爐燃燒產生的廢氣(主要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氧化物)、煙塵等。

(2)水體排放

生活污水排放、工業廢水排放。

(3)廢棄物處置

如含油抹布、廢渣等有毒有害廢棄物的處置。

(4)土地污染

如油品, 化學品的洩露。

(5)對社區的影響

如雜訊等。

(6)原材料與自然資源的消耗

(7)其他地方性環境問題

如生態環境破壞、電磁污染、地層下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