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慢性呼吸衰竭

概述
慢性呼吸衰竭常為支氣管-肺疾患所引起, 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結核、肺間質性纖維化、塵肺等。 胸廓病變和胸部手術、外傷、廣泛胸膜增厚、胸廓畸形亦可導致慢性呼吸衰竭。

病因
慢性呼吸衰竭常為支氣管-肺疾患所引起, 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結核、肺間質性纖維化、塵肺等。 胸廓病變和胸部手術、外傷、廣泛胸膜增厚、胸廓畸形亦可導致慢性呼吸衰竭。

症狀
除引起慢性呼吸衰竭的原發症狀外, 主要是缺O2和CO2瀦留所致的多臟器功能紊亂的表現。
一、呼吸困難:表現在頻率、節律和幅度的改變。

如中樞性呼衰呈潮式、間歇或抽泣樣呼吸。
二、紫紺:是缺O2的典型症狀。 當動脈血氧飽和度低於85%時, 可在血流量較大的口唇指甲出現紫紺。
三、精神神經症狀。
急性呼衰的精神症狀較慢性為明顯, 急性缺O2可出現精神錯亂、狂躁、昏迷、抽搐等症狀。
四、血液循環系統症狀。
嚴重缺O2和CO2瀦留引起肺動脈高壓, 可發生右心衰竭, 伴有體循環淤血體征。
五、消化和泌尿系統症狀。
嚴重呼衰對肝、腎功能都有影響, 如蛋白尿、尿中出現紅細胞和管型。 常因胃腸道粘膜充血水腫、糜爛滲血, 或應激性潰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檢查
化驗室檢查能客觀反映呼衰的性質和程度, 對指導氧療、機械通氣各種參數的調節, 以及糾正酸堿平衡和電解質均有重要價值。


一、動脈血氧分壓(PaO2): PaO2小於8kPa(60mmHg)作為呼衰的診斷指標。
二、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在重症呼衰搶救時, 用脈搏血氧飽和度測定儀來幫助評價缺O2程度。
三、動脈血氧含量(CaO2)。
四、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6.65kPa(50mmHg)作為呼衰診斷指標。
五、pH值:低於7.35為失代償性酸中毒, 高於7.45為失代償性堿中毒,
六、二氧化碳結合力(CO2CP)。

治療
慢性呼吸衰竭多有一定的基礎疾病, 但急性發作發生失代償性呼衰, 可直接危及生命, 必須採取及時而有效的搶救。 呼衰處理的原則是保持呼吸道通暢條件下, 改善缺O2和糾正CO2瀦留, 以及代謝功能紊亂, 從而為基礎疾病和誘發因素的治療爭取時間和創造條件, 但具體措施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
一、建立通暢的氣道。 在氧療和改善通氣之前,

必須採取各種措施, 使呼吸道保持通暢。
二、氧療。 是通過提高肺泡內氧分壓(PaO2), 增加O2彌散能力, 從而提高患者活動耐力和延長存活時間。
三、增加通氣量、減少CO2瀦留。
四、糾正酸堿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
五、合理使用利尿劑(速尿, 雙氫氯噻嗪)。
綜上所述, 在處理呼衰時, 只要合理應用機械通氣、給氧、利尿劑和堿劑, 鼻飼和靜脈補充營養和電解質, 特別在慢阻肺肺心病較長期很少進食、服用利尿劑的患者更要注意。 所以呼衰的酸堿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是有原因可查的, 亦是可以防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