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白伏苓的功效有哪些

對於白茯苓對於不瞭解中藥材的人來說還是比較的陌生的, 實際上白茯苓是具備藥用價值比較豐富的一種植物, 也是針對一些疾病醫治有著不錯效果的一種中草藥, 並且美容的效果也比較顯著的, 那麼, 白茯苓的功效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受到了眾多朋友的關心和注視, 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瞭解一下吧。

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 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本草衍義》:白茯苓、茯神, 行水之功多, 益心脾不可鬧也。 《用藥心法》:白茯苓, 淡能利竅, 甘以助陽, 除濕之聖藥也。 味甘平補陽, 益脾逐水, 生津導氣。 《湯液本草》:白茯苓, 伐腎邪, 小便多能止之, 小便澀能利之, 與車前子相似, 雖利小便而不走氣。 酒浸與光明朱砂同用, 能秘真。 《本草衍義補遺》:白茯苓, 仲景利小便多用之, 此治暴新病之要藥也,

若陰虛者, 恐未為宜。 《本經》:主胸脅逆氣, 憂恚驚邪恐悸, 心下結痛, 寒熱煩滿, 咳逆, 口焦舌幹, 利小便。 《別錄》:止消渴, 好睡, 大腹, 淋瀝, 膈中痰水, 水腫淋結。 開胸腑, 調髒氣, 伐腎邪, 長陰, 益氣力, 保神守中。 《藥性論》:開胃, 止嘔逆, 善安心神。 主肺痿痰雍。 治小兒驚癇, 心腹脹滿, 婦人熱淋。 《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 安胎, 暖腰膝, 開心益智, 止健忘《傷寒明理論》:滲水緩脾。 《醫學啟源》:除濕, 利腰臍間血, 和中益氣為主。 治溺黃或赤而不利。 《主治秘訣》雲, 止瀉, 除虛熱, 開腠理, 生津液。 《藥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 旁治頭眩煩躁。

白茯苓的功效是什麼?通過以上內容的詳細介紹, 相信現在大家應該清楚的瞭解到白茯苓不管在醫治疾病上, 還是在肌膚美容上的功效都是非常的多的,

對於身體的健康也是有利的, 希望上面介紹可以幫到更多的人瞭解白茯苓這一中草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