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血糖測不准八個原因

今天是丁大爺去醫院複查的日子, 60歲的他前不久確診了2型糖尿病, 之後一直聽醫生的話, 堅持控制飲食、加強鍛煉, 還經常自測血糖。 來醫院前, 丁大爺剛剛用血糖儀測過空腹血糖, 很正常。 然而, 在醫院測完並拿到檢查結果後, 丁大爺發現比自測的要高。 同樣的情況又發生了好幾次。 丁大爺很疑惑, 難道血糖儀不可信嗎?

實際上, 無論家用的快速血糖儀還是醫院的大型生化檢測儀, 都是正規的醫療器械, 其測量值都是準確的, 只不過樣本類型有所區別。 用血糖儀檢測出來的叫做“末梢全血血糖”, 而在醫院測的是“靜脈血漿血糖”,

這兩者本身就是有差異的。 這個差異來源於血細胞在血液中的比例, 血細胞比例越高, 差異越大, 並不一定是血糖儀不准, 偏差在20%範圍之內都是可以的。

此外, 若是認為血糖測得不准, 還可能是以下幾項原因:

1.不是同一時間測的血糖值, 沒有可比性。 早晨6點和早晨9點的血糖就不一樣;餐後1小時和餐後2小時的血糖也不一樣。 建議大家在家裡監測血糖或對比資料時, 儘量固定在每天同一時間。

2.受失眠、情緒波動等原因影響。 情緒焦慮、失眠多夢, 都可能導致空腹血糖高於平時。 這些情況下測得的空腹血糖, 都不能反映真實的基礎空腹血糖, 必須對症處理, 而不是急於調整降糖藥物。 3.消毒劑選用不當。
用碘酒或碘伏消毒, 會與試紙起反應, 導致測試結果偏高。 采血時宜使用75%酒精消毒, 而且要等酒精幹透後再測試, 以免酒精稀釋血液, 或進入傷口造成疼痛。 4.采血方法不正確。 測試時采血量不足或過多都會導致檢測失敗或結果不準確。 糖友采手指血時, 進針深度要適當, 避免擠壓手指。 最好將采血後的第一滴血用棉棒拭去, 因為第一滴血往往含有較多組織液, 可能會影響檢測結果。 5.測試前沒調碼。 若是忽略了這個步驟, 血糖儀與試紙條的代碼可能會不一致, 測出的結果沒有意義。 測試前應核對、調整血糖儀顯示的代碼, 使其與試紙包裝盒上的代碼相一致。 6.試紙存放不當或過期。 不少檢測誤差是由試紙條的變質引起的。
試紙應放在乾燥、陰涼、避光的地方, 用後儲存在原裝盒內密閉保存。 購買時、使用前均應注意檢查包裝盒上的有效期。 7.長期不校準血糖儀。 血糖儀校準是利用模擬血糖液檢查血糖儀和試紙相互間運作是否正常。 不能使用過期的模擬血糖液, 一般開瓶後3個月內有效;類比血糖液的儲存溫度不應超過30℃, 也不宜冷藏或冷凍。 8.沒有定期對血糖儀進行清潔保養。 血糖儀會被環境中灰塵、雜物等污染。 對測試區的清潔一定要小心, 不要使用酒精或其他有機溶劑擦拭, 以免損壞儀器, 建議用棉簽或軟布蘸清水擦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