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面包濃郁的香味背后隱藏著多少食品安全隱患

每當走過面包店, 相信大家都會聞到一股濃郁的香味, 這樣的香味往往是誘惑消費者進店購買的“最佳手段”;但是您是否了解過,

這些面包都是由哪些原料制作而成, 從奶油到糖、果醬、肉松、巧克力, 有什么差別?在行業的競爭面前, 很多面包店為了降低成本, 而使用劣質原材料制作面包;這其中藏著多少食品安全隱患, 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低檔面包房問題最多

大型超市里的面包房、很難讓人記住名字的路邊小店……這類低檔面包房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2月14日上午10點, 記者來到位于北京海淀區清河附近永輝超市的面包房, 因為價格便宜, 這里購買的人排成了長隊, 銷量最好的是1.9元一個的肉松卷和1元一個的蛋撻。

當記者問到為什么這么便宜時, 售貨員的回答是:“促銷!”然而, 記者品嘗后發現, 便宜的真正原因是成本較低:蛋撻的蛋奶味一點也不濃;好蛋撻制作撻皮時要把黃油和在面團里,

做出來是一層層的酥皮, 這里的卻不分層, 是一整塊“面團”;肉松卷的肉松很少, 看不到肉松絲, 完全呈粉末狀。 記者又買了個草莓餡的果醬面包, 發現果醬很少, 而且幾乎沒有果肉。

柜臺里擺放的奶油裱花蛋糕, 雖然售貨員一口咬定是鮮奶油制作, 但記者觀察, 其質地并不像鮮奶油那么柔軟, 顯得很硬。 在地鐵8號線附近的一家小面包房, 記者看到的情況也和這里類似, 不僅蛋糕的奶油發硬, 果味慕斯的顏色還特別鮮艷, 一看就是用色素染出來的。 在北京老字號稻香村點心店, 記者停留的半小時內, 同一名售貨員取點心、收錢的過程重復了十余次, 但售貨員并沒戴手套,

也沒進行任何手部消毒。

有些低檔面包房的面包質量較差, 而且存在衛生隱患, 味多美、面包新語、金鳳呈祥這類占據市場很大份額的中檔面包房又如何呢?記者暗訪發現, 不同品牌質量參差不齊, 以次充好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2月14日下午兩點, 記者在位于北京朝陽區紅廟一家味多美糕點房看到, 店里貼著“全部鮮奶油”的大標語, 許多產品上還標著“新西蘭純奶油”, 透明操作間的操作臺前也確實擺放了幾盒進口的“安可Anchor鮮奶油”。

然而下一秒, 記者卻看到面包師拿出一瓶便宜的“金鉆”植物奶油, 開始給蛋糕裱花。 當記者問:“你們不是說都用鮮奶油嗎?”面包師立馬說道:“我是在練習。 ”但這個蛋糕最后真是做練習用, 還是賣給消費者,

記者就不得而知了。

在朝陽區雙井家樂福的面包新語店中, 記者則看到3個面包師傅一邊揉面一邊聊天笑談;一會兒, 就連收銀員也跑進操作間加入聊天, 但他們均未佩戴口罩。 由于室內溫度較高, 面包架上很多袋裝面包里掛滿了水珠, 這樣不僅會影響面包口感, 水分過高也可能導致細菌滋生。

與中低檔面包房相比, 大部分高檔面包房雖然價位較高, 質量卻得到了保證。 在北京朝陽區大望路一帶的法派面包房。 記者看到, 面包一般幾元到十幾元1個, 牛角面包用的是千層酥皮的工藝, 可以聞到牛油的清香;全麥面包表面粗糙質地較硬, 應該是使用了較多的全麥面粉。 而多樂之日和巴黎貝甜這兩家比較高檔的面包店衛生狀況也都很好,

制作好的帶肉的三明治類產品, 都存放在冷藏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