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跟著國家級名老中醫護心養肺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 俗語說“冷在三九”、“冬至不過不冷”, 冬至為數九寒冬的第一天, 此節氣過後, 氣溫往往會大幅下降, 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就到了。

冬至又稱“冬節”、“長至節”、“亞歲”, 是從古至今人們都極為重視的節氣之一。 古人認為, 冬至陰氣最重, 陽氣始生, 陰陽二氣自然轉化, 是上天賜予 的福氣。 在古代, 皇帝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 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民間至今保留著北方人冬至吃餃子、餛飩, 南方人吃湯圓、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用 以驅寒暖身, 祈盼新年。

度冬要護心。 冬季主寒, 寒性凝滯, 寒邪最易損傷人體陽氣。

人體氣血運行依賴陽氣的推動, 當人體受到外界寒冷刺激時, 血脈多收縮阻塞。 尤其是在冬季最 為寒冷的冬至時節, 老年人如果不注意防寒保暖, 則很容易突發心梗、心絞痛、中風等。 若是連續幾天都感覺乏力、頭暈、胸部不適, 一定要警惕心腦血管疾病的急 性發作, 並及時治療。

建議度冬護心可以適量吃些紅色食物, 比如紅棗能補中益氣, 養血安神;山楂則是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瘀的良藥;紅酒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 能抑制血管生長因數, 防止動脈硬化;紅茶中含有的鉀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有增強心功能的作用。

度冬要養肺。 肺為嬌髒, 畏寒喜潤。 冬至三九寒天, 氣候乾冷, 容易傷及肺臟, 鼻塞、流涕、咳嗽、咯痰等症狀就是最為常見的肺臟感受寒邪的表現,

所以, 度冬還要注意養肺。

建議每天早上可以做做“呼吸操”, 以潤養肺臟。 具體做法:用鼻深長而緩慢地呼吸, 吸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 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 胸部保持不動。 每次深吸氣3~5秒, 屏息1秒;然後慢呼氣3~5秒, 屏息1秒。 每天練習呼吸操5~15分鐘。

此外, 日常飲食宜吃些潤肺養肺的食物, 如百合、銀杏、銀耳、蓮藕、蓮子、雪梨等。 ▲(國家級名老中醫 李乾構 彭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