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孕婦禁用和慎用這些中藥

孕婦患病, 自然也要吃藥, 為了母子健康, 孕婦用藥要特別注意選擇, 不能隨便濫用。 與西藥相比, 孕婦願意選擇服用中藥, 但是有些中藥也不適宜服用。

那麼孕婦應該禁用和慎用哪些中藥呢?

孕婦在孕期如果服藥不當, 會影響身體健康, 甚至引起流產有些藥物還可通過胎盤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古代醫家對此早就十分強調, 而且專門編寫了“妊娠用藥歌訣”, 列舉了數十種孕婦忌用的中藥, 分為禁用和慎用兩類。

孕婦禁用的中藥

孕婦不宜服用毒性很強的藥物, 如斑蝥、大戟、巴豆、牽牛、商陸、烏頭、皂角、天南星等, 均應禁忌, 以免危害母子安全。

孕婦不宜服用瀉下藥物, 如芒硝、大黃、番瀉葉;或藥性猛烈的藥物, 如水蛭、虻蟲、麝香、常山等, 也應禁忌。 因為這些中藥材大多可使子宮及盆腔充血, 並增強子宮收縮, 易引起流產。

孕用慎用的中藥

孕婦不宜服用通經去瘀的桃仁、紅花、茜草, 行氣破滯的枳實, 大辛大熱的附子, 乾薑、肉桂、半夏, 以及具有滑利作用的瞿麥、木通、通草等等, 均應慎用。 此外, 牛膝、延胡索、牡丹皮、赭石、薏苡仁、牛黃等中藥, 也宜慎用。

中醫提醒, 有些中成藥實際上包含一些解熱鎮痛的西藥, 不慎服用,

也會造成危害。 由此可知, 孕婦不論服用中藥、西藥或中西混合的藥物, 都宜謹慎。 能不用藥儘量不用, 確需用藥, 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孕婦吃中藥的注意事項

有些中藥本身毒性較強, 可直接或間接對胎兒發育造成影響;有些中藥會刺激腸道, 反射性地引起子宮強烈收縮, 導致流產、早產;還有些中藥有興奮子宮作用, 可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

此外, 中藥跟西藥一樣, 藥性不同對胎兒的影響不同, 有些藥性溫和對胎兒無害的。 孕婦們要詳讀說明書, 在不懂中藥藥性的情況下, 還是請教醫師為妙。 千萬不要聽信偏方和廣告, 濫用藥品。

孕婦的身體比較特殊, 所以在用藥的時候要特別小心, 一般來說是不提倡吃藥的,

畢竟還是會對胎兒造成影響, 尤其是以上這些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