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最常見的病體
腹瀉在現在是比較普遍的一種現象, 導致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種類型, 比如說因為飲食上的不注意或最近腸胃方面的問題, 都是會引起腹瀉的, 一般秋天腹瀉是比較常見的, 經常會出現在體弱多病的人們身上, 大家在平時需要特別注意。
孩子受涼或飲食不節後, 常常出現拉肚子, 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 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 每天可達十幾次, 同時病初經常伴有嘔吐。
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一般無特效藥治療, 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會自然止瀉。 但部分患兒出現嚴重嘔吐腹瀉時, 如果補液不及時, 很快出現脫水, 其後果就比較嚴重。
6個月~3歲的嬰幼兒, 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和體弱多病的嬰幼兒更容易患病, 而且病情嚴重, 病程較長。 小於6個月的小嬰兒, 由於體內有母親的抗體保護, 不易患秋季腹瀉, 母乳餵養的小嬰兒, 更少得秋季腹瀉。 3歲以上的兒童, 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統逐步完善成熟, 也很少患秋季腹瀉, 即使患病, 病情也會輕很多, 病程短。 成人也會感染秋季腹瀉,
症狀表現:
1、起病急, 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狀, 如咳嗽、鼻塞、流涕, 半數患兒還會發熱(常見於病程初期), 一般為低熱, 很少高熱;
2、大便次數增多, 每日10次左右, 大於3次就應考慮秋季腹瀉, 大便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 帶少許粘液或膿血, 無腥臭味;
3、半數患兒會出現嘔吐。 嘔吐症狀多數發生在病程的初期, 一般不超過3天。
4、腹瀉重者可出現脫水症狀, 如口渴明顯, 尿量減少, 煩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 病程一般5-7天, 營養不良、佝僂病和體弱多病者, 腹瀉的時間可能更長。
1、秋季腹瀉是自限性的, 一般會自愈, 如果早期合理使用藥物, 可以縮短病程, 減輕症狀;
2、調整飲食, 注意補充足夠的液體及電解質, 糾正或防止脫水, 是治療秋季腹瀉、避免病情加重的首要措施, 如果吐瀉嚴重, 需要靜脈補液;
3、秋季腹瀉主要是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 雖說目前還沒有針對該病毒的特效藥物, 但是, 如果早期使用抗病毒藥, 可以抑制病毒的複製和繁殖,
4、主張應用消化道粘膜保護劑蒙脫石散。 菌群失調者, 選擇微生態製劑如媽咪愛、思連康等。 補充大量的維生素B, 改善胃腸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