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高原地區、泡溫泉 這六類旅遊糖友慎去

專家小傳
梁自文,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重慶市醫學會內分泌及糖尿病專委會副主委,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脂代謝學組全國委員

春暖花開, 氣候、景色宜人, 糖友外出旅遊的人也多起來。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梁自文提醒, 糖友外出需慎重, 並非所有旅遊方式都適合, 最好別參加以下6類旅遊。

1.持續久坐。 久坐後腿腳的血流會變慢, 易出現水腫、形成血栓, 會加重糖友心血管負擔。 需要坐長途(超過2小時)飛機、火車、汽車的旅行還會打亂日常規律, 易出現疲勞, 影響血糖控制。

2.高原地區。 海拔高、氣壓低, 會影響胰島素注射劑量的準確性;易增加血液黏稠度, 加重糖友眼、腎損害;一旦出現酮症酸中毒, 難與腦水腫鑒別, 影響救治。 同時, 高海拔地區的血糖水準會略降, 如果藥物調整不及時, 可能出現低血糖。

3.行程過緊。 精神緊張、活動量過大,

可引起腰腿疼, 增加心血管負擔, 誘發酮症酸中毒。

4.反季遊。 冬天到熱的地方, 夏天到冷的地方旅遊成為時尚。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陳劉表示, 短時間內氣候變化大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增多, 引起血糖和血壓急劇變化, 非常危險。 同時, 太熱或太冷的地方也要少去。

5.探險類。 突發事件多發, 會刺激糖皮質激素分泌, 升高血糖;情緒應激易誘發急性心血管病;道路崎嶇, 外傷隱患大, 糖友創面難癒合, 再加上交通和通訊不暢, 易延誤救治。

6.泡溫泉。 高溫會引起血管擴張、出汗、脫水, 導致血容量不足, 出現暈厥外傷;加速胰島素吸收, 出現低血糖;周圍神經病變的糖友溫度覺異常, 還可能出現燙傷。

梁自文教授建議, 糖友儘量參加近距離、有氧運動為主的旅遊, 如近郊賞花踏青等。 注意隨身攜帶食物、藥物與糖尿病卡, 並及時檢查有無足部皮膚外傷、水皰、感染等, 做到勞逸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