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盾翅藤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Dùn Chì Ténɡ

【英文名】Stem of Obheartleaf, Common Aspidopterys

【別名】吼蓋貫。

【來源】

藥材基源:為金虎尾科植物倒心葉盾翅藤的藤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pidopterys obcordata Hemsl.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洗淨, 切段, 曬乾。

【原形態】倒心葉盾翅藤 木質藤本。 枝被丁字毛。 葉對生;葉柄長2-3cm, 被淡棕色絨毛;紙質或薄革質, 葉片倒卵狀心形, 長寬見相等, 先端凹有小尖頭, 基部圓形或心形, 長、寬約8-10cm, 全緣, 背面被灰色丁字絨毛。 圓錐花序腋生;花小, 兩性, 綠白色, 花梗纖細, 中部以下有節;萼短, 5深裂, 裂片卵狀長圓形, 很小;花瓣5, 倒卵狀長圓形, 長約3.5mm;雄蕊10;子房3裂, 裂片背部平坦, 側邊有翅, 花柱3, 柱頭頭狀。 果實盾翅形, 由3顆具薄翅的線形種子合成。 花期3-4月, 果期4-5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林邊灌叢或森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海南及雲南。

【性味】淡;澀;性微寒

【歸經】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祛風通絡。 主熱淋;石淋;風濕熱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