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燙傷性皮炎都有哪些表現?

皮炎其實就是一種皮膚疾病, 而且這種疾病分為很多類別,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確應該注意保護自己的皮膚。 就拿燙傷性皮炎來說, 這就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皮膚病, 在燙傷後十分容易發病, 而且還容易出現在小孩子身上。 那麼這種疾病用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呢?除了注意日常清潔, 還需要採用下面的治療方法。

治療

1.注意嬰兒的清潔衛生, 尿布應清潔, 有化膿性皮膚病的醫護人員或家屬均不能與新生兒接觸。

2.加強護理、注意保暖。 注意口腔和眼部護理。

3.早期應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以清除存在體內的金葡菌感染灶, 終止細菌毒素產生。 並作抗生素敏感試驗, 以便選用適宜抗生素。

4.注意水、電解質平衡、補充營養, 加強支持療法, 如輸血等。

5.關於激素的應用意見不一, 禁止單獨使用激素。 因激素可導致免疫抑制, 單獨使用非但無益, 反而有害。 但也有人主張在早期應用抗生素同時可合併用激素, 以減輕細菌的毒素作用。

6.局部應使用無刺激性的殺菌劑, 如0.5%~1%新黴素乳劑外用。 大皰皰膜最好移除, 然後用1∶5000~1∶10000高錳酸鉀溶液或1∶2000黃連素液濕敷, 清潔換藥用1%龍膽紫溶液塗擦等。

臨床表現

本病多發生於出生後1~5周的嬰兒, 偶發于成年人。 發病突然, 初在口周或眼瞼四周發生紅斑, 後迅速蔓延到軀幹和四肢近端, 甚至泛發全身, 皮損處有明顯的觸痛。 在紅斑基礎上發生鬆弛性大皰, 1~2天內在口周和眼瞼四周出現滲出結痂, 可又大片痂皮脫落, 在口周留有放射狀皸裂。

其他部位的表皮淺層起皺, 稍用力摩擦, 即有大片表皮剝脫, 露出鮮紅水腫糜爛面, 即尼氏征陽性, 類似燙傷。 在糜爛處的邊緣表皮鬆弛捲曲, 手足皮膚可呈手套或襪套樣剝脫, 以後剝脫處由鮮紅色逐漸變為紫紅色, 暗紅色, 不再剝脫, 出現糠狀脫屑, 經過7~14天痊癒。 口腔、鼻腔黏膜、眼結膜均可受累, 出現口炎、鼻炎和角膜潰瘍等。 病人常伴有發熱、厭食, 嘔吐, 腹瀉等全身症狀。 有的因繼發支氣管肺炎、敗血症、膿腫或壞疽等而死亡, 多發于嬰幼兒, 經過急劇, 死亡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