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腰椎間盤突出術後會癱瘓嗎

“大夫, 我患有腰椎間盤突出, 能做微創手術嗎?”“術後會癱瘓嗎?”這是很多患者的雙連問, 體現了患者的擔憂和恐懼。 在回答這兩個問題前, 筆者先來講一講腰椎間盤突出症。

每個人都有腰椎退變現象

在人的一生中有80%的人會出現腰痛, 其中80%的人在兩周內症狀就得到了緩解, 這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有腰疼、腿疼, 做核磁診斷明確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 經保守治療緩解率高於70%, 通過休息、改變生活習慣、急性期口服常規的消炎止疼藥就能康復。 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有的患者疼著疼著就不疼了, 只是腿有點木,

大腳趾頭翹不起來, 覺得對生活影響不大, 這不是症狀緩解了, 而是加重了, 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腰椎間盤老化的自然過程

人的脊柱有25節(骶尾椎算一節), 每節之間有一個軟墊連接, 就是腰椎間盤。 腰椎間盤的學名是Lumbar Disc, 一般以首字母“L”簡稱, 所以我們常說“L4~L5椎間盤突出”的意思就是第四節和第五節腰椎之間的腰椎間盤出問題了。 其實, 不管大家在不在意, 腰椎間盤的退變與老化都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隨著年齡的增長, 腰椎間盤內髓核的含水量會逐漸減少, 用句俗語來解釋就是越來越“抽抽”。 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就患腰椎間盤突出了呢?這就涉及一個很深的學問叫病因學。 目前, 比較公認的危險因素包括:解剖變異、遺傳與種族因素、長期彎腰工作、久坐與顛簸狀態、腰部外傷與吸煙等。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 先天條件不好, 加後天不愛惜。

六種情況不手術不行

病人問:“大夫, 我這個病不做手術行嗎?”對此, 當一個病有100種治療辦法時, 就說明沒有一種方法是完美的, 不然其他99種方法沒有存在的空間。 如前所述, 腰椎的退變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 也就決定了在退變的不同階段需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這叫序貫治療, 也就是常說的能休息不吃藥, 能打針不手術, 能微創不開刀。 但是有時必須要做手術, 比如以下幾種情況:1.得病半年以上, 正規保守治療無效。 2.疼痛劇烈, 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3.出現了肌肉力量下降、肌肉萎縮等問題。 4.保守治療有效,

但反復發作且疼痛較重者。 5.特殊類型的突出(椎間孔區、椎間孔外型突出)。 6.出現了大小便不能控制的情況。

微創手術安全有效

病人問:“大夫, 我這病能微創不?”醫生一般會用“車胎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 微創就像是補胎, 新車第一次紮車胎, 如果不太嚴重, 一般都先補胎。 嚴重磨損的輪胎, 如果補胎意義不大, 就必須更換輪胎, 而大開刀就相當於換輪胎。 補胎是為了延長原廠車胎的使用年限, 多次補胎沒法再補的時候可以再選擇換輪胎。 所以, 病人需要手術治療時, 醫生多會選擇微創(補胎)。

病人問:“大夫, 微創手術能一次解決問題不?”醫生會說, 脊柱微創內鏡手術經過20多年的發展, 已經充分證明了其優良的臨床療效。

然而補胎技術再高, 也不能100%復原。 脊柱微創手術的目的是取掉突出的部分腰椎間盤, 不動主體, 一般突出部分大概只占主體椎間盤的1/10。 醫生雖然可以去除掉質變部分, 但是不能逆轉量變過程。 因此, 不要對椎間孔鏡手術抱有一勞永逸的心態。 我們曾經統計過國內3家大型脊柱內鏡中心近5年來1萬個病例術後情況, 復發率在4%~7%, 低於傳統開放椎間盤摘除手術的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