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記憶力下降,不會是“老年癡呆”吧?

剛說過的話轉身就忘、東西放哪了怎麼都想不起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抱怨自己的記憶力大不如從前, 感慨自己越來越健忘。 針對老年人容易出現記憶障礙、癡呆等問題, 不少大醫院近年來都開設了“記憶門診”。 然而瞭解到, 有些“記憶門診”求診的年輕人居然占了近兩成。

抑鬱症:容易導致“假癡呆”

“醫生, 我記憶力下降得厲害, 該不會是‘老年癡呆’吧?”半月前, 43歲的陳女士來到市第一醫院訴說自己的苦惱。 3年前, 由於工作越來越忙, 她發現自己記憶力開始下降, 總丟三落四:明明想好了有幾件事要辦, 可轉個身就忘了;有時正開會,

腦子突然一片空白, 不知道接下來要講什麼;放在手邊的東西, 眨個眼就不記得放哪裡了。 幾年下來, 她越來越害怕面對員工和客戶, 情緒也變得越來越低落, “有時好不容易睡著了, 天還沒亮就醒”。 上網一查, 她覺得自己很像是得了老年癡呆, 趕緊來看醫生。 一系列檢查後, 陳女士被診斷為工作壓力過大導致的抑鬱症。

“記憶門診”的李俐娟醫生說, 抑鬱症早期往往會出現記憶力下降的症狀:“抑鬱症導致的‘假癡呆’, 和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 做事認真、性格內向、有事放在心裡不說、考慮事情較周全、對自己要求高的人更容易出現該症狀。 ”該門診做過統計, 疑似癡呆病人, 有超三成其實是抑鬱症患者。

手機控:大腦變懶“數碼呆”

近兩年, 通訊公司工作的李偉感覺記憶力大不如前, 老是丟三落四, 忘這忘那。 “現在我只記得媽媽的手機號。 ”他不好意思地說, “就連給老婆打電話都要翻通訊錄。 有時領導交待個事情, 轉個身就忘了。 身邊好多朋友都跟我是一樣的情況。 ”

在武大中南醫院神經內科, 肖勁松副教授詳詢得知, 35歲的李偉是個不折不扣的“手機控”。 從20歲就開始用智慧手機, 平時沒事就抱著手機刷微博、發微信、看視頻, 睡前還要看會兒電子書, 一天至少四五個小時。

“年輕人的記憶力變差正在成為普遍現象, 過度依賴數碼產品是禍首。 ”肖勁松解釋, 隨著資訊搜索在大腦中佔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要, 負責記憶的大腦區域就會變得越來越懶,

記憶力得不到充分鍛煉和啟動, 處於懈怠狀態, 記憶力自然下降, 精神難以集中, 伴隨記憶力衰退。

年輕人記憶變差 大多跟癡呆無關

“每年接診病人千余例, 40歲以下就占了近兩成。 ”武大人民醫院“記憶門診”毛善平主任醫師介紹, 這些人雖看似有認知功能障礙, 但往往“想一下”“提醒一下”就可以回想起來。 “經診斷, 絕大多數是因為壓力、睡眠、心理等問題引起的”。

“引起記憶力減退原因很多, 一般年輕人的健忘不大可能與老年癡呆有關。 ”李俐娟解釋:一是年齡。 老年癡呆的發病年齡通常在65歲以上, 雖然偶爾也有40多歲的患者, 但通常有老年癡呆的家族史;二是症狀。 癡呆症患者的健忘往往表現為情景記憶受限, 就像喝醉酒後的‘斷片’,

往往對一段時間內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毫無印象。

“而年輕人記憶差, 大多與情緒有關。 不少人會有這種體驗:輕鬆的話題能記得清楚, 一旦涉及工作學習、生活壓力的問題, 腦子就會‘生銹’。 ”李俐娟指出, 長時間的緊張壓力狀態, 會對大腦功能造成負面影響, 影響“掌管”思維條理性的前額葉及負責把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貯存的海馬體等, 這種記憶力減退叫“自我感覺記憶力減退”, 通過釋放壓力、放鬆心情和休息是可以恢復的。

值得一提的是, 不少記憶力下降的人群, 都伴隨睡眠障礙。 李俐娟表示, 通過調整睡眠, 用藥改善抑鬱情緒, 很多人的記憶力會“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