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道德經》的自然養生

文章導讀

在古代有許多的著作, 而這些著作裡闡述了許多關於養生的小秘密。 下面一起來看看《道德經》裡的養生學問吧。

《道德經》為先秦道家的重要著作,

被道家奉為經典。 它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老子所著。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號聃。 楚國苦縣人, 孔子曾向他討教過“禮”。 周室內亂時, 他棄官而去, 經過函谷關時, 一位叫喜的守關軍官要他講道, 於是, 他寫了五千餘字的《道德經》後便杳無蹤跡。

老子精於養生之道, 他在《道德經》中說:“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百姓皆曰我自然。 ”“道之尊也, 德之貴也。 天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人必須遵循地的法規才能生存, 土地依賴天象氣候的變化才能生萬物, 天象氣候則是依其道即規伴而運行, 而道就是那些自存的當然, 即所謂自然的東西。 這是他悟於宇宙之變化, 而用於人體養生的原則。

提倡人們要順乎自然之道、適應自然之法, 以不養而去養生。

進入中醫八卦風向標

老子的養生之道還重在道法修養。 他說:“見素抱樸, 少私寡欲。 ”又雲:“去甚、去奢、去泰”、“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他教導人們要祛除貪求妄想之雜念, 人身元氣則和調順暢、精神內守而不耗損、陰陽調和、合乎自然、即可益壽延年。

老子還說:“專氣致柔, 守柔日強”提示人們常保持柔和之氣, 即富有生機的真元之氣, 精神上安靜自然, 則能增強內氣運行, 增進健康。

所以我們應該努力提高修養, 調和元氣, 增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