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胎動"和媽媽體質有關

如果你現在是一位准媽媽, 相信你對“胎動”這個詞肯定不陌生, 如果現在你還處於孕早期也許還沒有感覺, 因為胎寶寶太小, 他的動作很微弱, 你似乎是感覺不到的。 孕中期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准媽媽都能感覺到胎寶寶在腹中“拳打腳踢”了, 當然由於個體存在差異, 所以有的准媽媽感覺到胎動的時間會早一點, 有的會遲一點。 但無論是早點還是遲點, 准媽媽都不用太過擔心, 因為現實中很多因素會影響胎動的時間和強度。 那麼影響准媽媽胎動感受不同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 媽媽腹壁的薄厚。 腹壁厚的人感覺稍稍遲鈍一些, 腹壁薄的准媽媽到妊娠後期, 在寶寶胎動的時候, 都有可能從肚子外面看到鼓了一個小包。 第二, 羊水多少。 羊水多的准媽媽, 對寶寶胎動的感覺會遲鈍一些。 第三, 媽媽的敏感度。 每個人的感覺靈敏度不同, 因此, 開始的時候, 寶寶的胎動還很微弱, 有人會比較敏感, 有人就會感覺不到。

而且, 每個胎兒都有自己的“生物鐘”, 晝夜之間胎動次數也不盡相同, 一般早晨活動最少, 中午以後逐漸增加。 晚6點至10點胎動活躍。 大多數胎兒是在媽媽吃完飯後胎動比較頻繁, 因為那時媽媽體內血糖含量增加, 寶寶也“吃飽喝足”有力氣了, 於是就開始伸展拳腳了。 而當准媽媽餓了的時候, 體內血糖含量下降, 寶寶沒勁了, 也就比較老實, 這也是他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那寶寶在什麼時候胎動最為頻繁呢?夜晚睡覺前:一般, 寶寶在晚上是動得最多的, 一方面比較有精神, 另一方面, 孕媽咪通常在這個時間能靜下心來感受寶寶的胎動, 所以會覺得動得特別多。 吃飯以後:飯後, 孕媽咪體內血糖含量增加, 寶寶也“吃飽喝足”有力氣了, 所以胎動會變得比飯前要較頻繁一些。 洗澡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在洗澡時孕媽咪會覺得比較放鬆,

這種情緒會傳達給寶寶, 他就比較有精神。

對著肚子說話的時候:准爸准媽們都表示在和寶寶交流的時候, 寶寶會有回應, 用胎動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覺。

聽音樂的時候:受到音樂的刺激, 胎寶寶會變得喜歡動, 這也是傳達情緒的一種方法。

到了孕晚期的時候, 醫生就會特別囑咐要求准媽媽每天堅持數胎動, 以觀察寶寶的動態, 確保寶寶在腹中的安全。 因為對於准媽媽們而言, 胎動不僅僅是胎寶寶和媽媽互動“聊天”的一種交流方式, 更是胎寶寶在准媽媽體內的“健康回饋”。 寶寶的胎動就和開口說話一樣有早有遲, 無論什麼時候當你第一次感覺到胎動的時候, 你都會覺得很神奇甚至很激動, 你會感歎生命如此奇妙, 你會對著肚子說話, 你會為了腹中的寶寶祈禱健康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