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心臟我們該怎么保健?

?

《會刊》的首頁則全文刊登了介紹扁鵲換心術的《列子·湯問》的英文譯本。 這誠然是國際醫學界對曾向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的中國古代醫學家們所表達出的一種景仰之情;同時也是前者對后者在兩千多年前提出的關于心臟功用的看法所傳遞出的某種關注之意。

因此, 我們可以說, “心主神明”觀所展示的我們先人對心臟的生理奧秘的認識(盡管并不完全為今人所理解), 自有其合理性與科學性, 并對今人的養生實踐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

傳統養生學認為, 對心臟的調養當重在夏季。

因為人體五臟中, 心氣與夏季相應。 前已有述:心臟主血液和血管, 與精神情志密切相關, 并司屬汗液。 而夏季是天暑下迫、地濕蒸騰的暑濕主令季節;且晝長夜短, 給人們的睡眠時間較其他季節便最少。

而人體為適應自然界這種變化, 在新陳代謝方面則表現得最為積極、活躍和亢奮,

從而出現陽氣旺盛;體內消耗能量過多, 血液循環加快, 皮膚汗孔開疏, 出汗較多, 陰液相對不足的情況。 此外, 暑熱過度, 又會使心神不寧。 顯而易見, 在夏季, 心臟的負擔最重。 倘若在這時不注意對心臟的調養, 對心臟的傷害便最直接、最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