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頸總動脈斑塊多大算大

到了中老年之后很容易出現頸總動脈斑塊的現象, 出現這樣的現象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 容易導致管腔狹窄, 至于管腔狹窄到什么程度和頸總動脈斑塊的大小是有關系的, 頸總動脈斑塊的程度到底需不需要治療, 還要結合臨床表現去決定, 下面我們來看看頸總動脈斑塊多大算大?

頸總動脈斑塊多大算大?

頸總動脈包括頸動脈的斑塊大小的測量是通過彩超來完成的, 我們在臨床上主要是根據斑塊的直徑, 斑塊向管腔凸出的程度, 也就是造成管腔狹窄的程度, 以及斑塊的長度來綜合判斷的。

斑塊的大和小是相對來講的, 需要結合臨床上的一些癥狀來決定治療與否。 如果說這個斑塊雖然很大, 比如說大概直徑有一個厘米, 但是比較穩定, 沒有造成血管的明顯狹窄, 用一些穩定斑塊的藥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這個斑塊雖然不大,

但是不穩定, 非常的容易脫落, 這時候是需要及時處理的。 所以說, 斑塊的大和小是相對的, 必須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

頸動脈斑塊是如何形成的?

頸動脈斑塊是機體老化的正常生理現象, 60歲以上的老年人幾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頸動脈斑塊。

據統計, 我國有3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頸動脈斑塊, 中老年人的頸動脈斑塊檢出率也達到了60%以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 再加上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飲食不當等諸多危險因素, 如果頸動脈血管內皮出現損傷, 血液中的脂質會緩慢沉積在血管壁上,

逐漸形成斑塊。 頸動脈斑塊的發展階段主要為:脂紋期、纖維斑塊期、粥樣斑塊形成期以及斑塊繼發性病變期(此時斑塊脫落極易誘發血栓、腦梗等)。